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冬日山水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金华山北涪水西”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广阔的地域背景,金华山和涪水构成了一种遥远而宏伟的地理框架。接着,“仲冬风日始凄凄”则将时间定格在严寒的初冬,这个季节的风和日光都显得尤为凛冽。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川的壮观与水流的纵横交错。这里的越巂、巴渝都是地理实指,但在诗中更具象征意义,表达了一种力量与自由。
然而,在这片辽阔的自然景观中,却也有着孤独和悲凉的情绪。“独鹤不知何事舞”中的鹤,通常是高洁孤傲的象征,它在这里跳起舞来,无疑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化。而“饥乌似欲向人啼”则透露出一种生存的艰难和对人类困境的关注。
最后,“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两句转而回到了诗人的个人体验。射洪春酒,即使是春天的美酒,在这个凛冽的季节也显得冷清无比。而“目极伤神谁为携”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哀伤,眼前的一切景象都让他感到心痛,却又无从寻觅到那份温暖的人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感伤,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生活、时世的深刻洞察和复杂情感。
陶令彭泽归,秋风何快哉。
与世既无营,返服宁不谐。
冁然一杯酒,时送寒山来。
至今柴桑地,远高严陵台。
矫矫凌大夫,清标冠时才。
半刺日翱翔,车马生红埃。
展图三叹息,欲往道疑乖。
应迹若浮云,丘壑在轩阶。
请以无累衷,契彼千载怀。
昔有庞眉师,九载面石壁。
置心诸地外,人天杳俱寂。
经猿六时拜,谈鸟掌中食。
日出天地开,蔼然旌旗色。
衬施填恒河,结束俨帝释。
虽屈万乘尊,对者了不识。
一吐无圣言,顿扫有为迹。
归路甘雨移,青林杏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