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岁云暮,北风何惨慄。
稍见亭午过,黯然中原日。
飞鸟时下来,人家扫祠毕。
稚子欣就新,华颠念趣失。
四十行已尽,明朝复加一。
踯躅山泽间,无闻亦奚恤。
江城岁云暮,北风何惨慄。
稍见亭午过,黯然中原日。
飞鸟时下来,人家扫祠毕。
稚子欣就新,华颠念趣失。
四十行已尽,明朝复加一。
踯躅山泽间,无闻亦奚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除夕》,描绘了岁末时节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江城岁云暮”点出时间临近岁末,江城笼罩在寒冬之中。接着,“北风何惨慄”形象地写出北风的凛冽,渲染出凄冷的气氛。诗人观察到“稍见亭午过”,阳光透过阴霾,但中原大地依然显得暗淡。
“飞鸟时下来,人家扫祠毕”描绘了百姓在年终之际清扫神祠的场景,体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对新的一年的祈福。然而,“稚子欣就新,华颠念趣失”则流露出诗人对孩子成长的感慨,孩子欢天喜地迎接新的一年,而自己却因年华老去而感叹时光流逝。
“四十行已尽,明朝复加一”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的反思,四十岁的他意识到岁月匆匆,明日又将增添一岁。最后两句“踯躅山泽间,无闻亦奚恤”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山野,无人关注,也无需过多忧虑,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心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除夕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更迭的沉思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