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玉蟾寒皎皎,何如银烛乱荧荧。
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
试问玉蟾寒皎皎,何如银烛乱荧荧。
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中秋不见月问客》,诗人以月为题,通过对比玉蟾(明亮的月亮)和银烛(摇曳的灯火)的景象,表达了对中秋月色的期待和寻觅。"试问玉蟾寒皎皎,何如银烛乱荧荧",诗人疑惑地询问,明亮的月亮是否胜过闪烁不定的烛光,流露出对月色的向往。接着,诗人想象着"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将月比作传说中的桂花清影(桂魄),暗示月光可能洒在自家的紫色石屏上,寄托了对团圆和家庭温馨的思念。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衣屦犹同俗,妻儿亦宛然。
不餐能累月,无病已多年。
是药皆谙性,令人渐信仙。
杖头书数卷,荷入翠微烟。
白鹭洲边江路斜,轻鸥接翼满平沙。
吾徒来送远行客,停舟为尔长叹息。
酒旗鱼艇两无猜,月影芦花镇相得。
离筵一曲怨复清,满座销魂鸟不惊。
人生不及水禽乐,安用虚名上麟阁。
同心携手今如此,金鼎丹砂何寂寞。
天涯后会眇难期,从此又应添白髭。
愿君不忘分飞处,长保翩翩洁白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