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屦犹同俗,妻儿亦宛然。
不餐能累月,无病已多年。
是药皆谙性,令人渐信仙。
杖头书数卷,荷入翠微烟。
衣屦犹同俗,妻儿亦宛然。
不餐能累月,无病已多年。
是药皆谙性,令人渐信仙。
杖头书数卷,荷入翠微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仙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衣屦犹同俗,妻儿亦宛然"表明他虽然选择了远离尘世的生活,但对家庭仍有着深厚的情感,妻子依旧是他的牵挂。接着"不餐能累月, 无病已多年"则透露出隐者通过修炼和服食某些药物而达到长寿无疾的状态。这两句也暗示了他对道家养生之道的信仰和实践。
"是药皆谙性,令人渐信仙"一句,则进一步强调这些药物不仅能够延年益寿,而且让人逐渐相信自己可能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即接近于神仙的状态。这反映出古人对长生不老、追求永生的渴望。
最后两句"杖头书数卷,荷入翠微烟"描绘了隐者手持拐杖,身边有书籍,悠然自得地走在迷雾中,这些细节构成了一个超凡脱俗的画面。这里的“荷”字使用得十分生动,它既可以理解为隐者行走时不经意间踏入的水草,也可以想象成他手中的拐杖上缠绕着的花卉,两种解释都增加了诗句的意境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的生活细节和精神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永恒生命的理想。
男儿挺生天地间,英雄激烈如邱山。
养育成就在磨砺,间关百折胡厚颜。
巾帼之遗不足耻,绿林之辈不足死。
会须一忍在万全,方是英雄好男子。
君不见应侯昔为魏相客,青蝇白璧遭谗贼。
拉胁折齿佯死馀,使车猥载来秦国。
立谈勇略万乘倾,相权赫赫诸侯惊。
仇人亡命终授首,故人聊惜绨袍情。
又不见王孙昔日未遇时,淮阴年少争相欺。
俛首俯伏出胯下,一市嗤笑无能为。
谁知事汉擒楚猴,油幢虎帐临淮流。
百辱仍将中尉报,一饭岂惜千金酬。
丈夫落落心千古,悻悻小辈何足数。
乃知能屈始能伸,古来如此非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