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民聚为盗,邻警来我疆。
有兵既四出,头会家人良。
趣赴义军选,万室日夜忙。
吏言僧寔多,亦可就戎行。
牧守为所误,驱僧若驱羊。
持兵衣短裌,一时俱反常。
伊余生不辰,逢此祇涕滂。
慈悲以为教,王臣所金汤。
复之勿徭赋,甲令明有章。
胡为不尔念,而此出仓皇。
军旅托未学,佳兵云不祥。
永言愧二子,归哉慎行藏。
饥民聚为盗,邻警来我疆。
有兵既四出,头会家人良。
趣赴义军选,万室日夜忙。
吏言僧寔多,亦可就戎行。
牧守为所误,驱僧若驱羊。
持兵衣短裌,一时俱反常。
伊余生不辰,逢此祇涕滂。
慈悲以为教,王臣所金汤。
复之勿徭赋,甲令明有章。
胡为不尔念,而此出仓皇。
军旅托未学,佳兵云不祥。
永言愧二子,归哉慎行藏。
这首元代诗人廖大圭的《僧兵叹》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诗中,饥民因生活所迫聚集为盗,地方官府派遣军队平乱,动员僧侣参军,原本宁静的村庄瞬间变得繁忙。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面对这样的动荡,只能悲泣。他指出佛教以慈悲为教,国家政策本应免除僧侣的徭役,但在战乱中却未能得到妥善考虑。诗人质疑为何在紧急情况下,军队被寄托于非战斗人员,且认为好战者不祥。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无辜僧众的愧疚,并劝告他们谨慎行事。
整首诗通过僧兵的视角,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政策失当,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同情。
客从潮阳来,夜泊秦淮口。
乡语人不知,儿童闻拍手。
钱塘八月时,潮来高百尺。
三五弄潮儿,戏舟若梭织。
络纬夜夜吟,吟时惊妾心。
征衣犹未寄,只恐晓寒侵。
君比天边月,妾比江中水。
愿月上钟山,照江清彻底。
属圣重儒宗,当秋秩祀隆。
文明涓上日,祈翼摄玄工。
松柏开新庙,笙琴似旧宫。
居非一亩俭,奠即两楹中。
玉簋馨明德,金声辨素功。
从公百辟戾,陟配四科同。
有侐神如在,无言教已通。
升堂独何幸,俎豆挹前风。
岳不言高,海不言深。周公下白屋,天下乃归心。
月之从星,不损其明。龙之蛰渊,斯耀其灵。
王侯虽云贵贫贱,未可陵士易诎名难成。
嗟尔汉庭之人慎莫惊,汉庭何有,尔公尔卿。
得则九鼎重,失则鸿毛轻。皇皇黼黻,奕奕华缨。
彼驾车而驰马,譬若朝菌之扬英。结袜子,礼王生。
张廷尉,名乃成。汉廷之人慎莫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