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宫阙翠华归,百辟伤心序汉仪。
昆岳有炎琼玉碎,洛川无竹凤皇饥。
须簪白笔匡明主,莫许黄㼐博少师。
惆怅宸居远于日,长吁空摘鬓边丝。
上阳宫阙翠华归,百辟伤心序汉仪。
昆岳有炎琼玉碎,洛川无竹凤皇饥。
须簪白笔匡明主,莫许黄㼐博少师。
惆怅宸居远于日,长吁空摘鬓边丝。
此诗描绘了一番哀伤与不满的情景,诗人通过对上阳宫阙、翠华峰的描写,表达了对汉仪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昆岳之炎琼玉碎,洛川无竹凤皇饥,是对自然景观的刻画,也暗含着时代衰败与生灵涂炭的情状。
“须簪白笔匡明主,莫许黄㼐博少师。”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贤才的渴望和对当权者不当之举的批评。这里的“须簪白笔”象征着文人的才能与品格,而“莫许黄㼐博少师”则是在反思历史,警示时人。
最后,“惆怅宸居远于日,长吁空摘鬓边丝。”诗人表达了对皇室或统治集团的不满和距离感,以及个人对于荣华富贵无从追求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精炼,是一篇颇具深意的政治讽喻诗。
冷吟渐入梅花梦,悽悽雁声催晓。
湿重帆迟,波凝岸寂,碎泻银河多少。
天涯缥缈,正沙尾风回,柁牙云绕。
剩得琼箫,艳词难付小红了。长桥旧游在否?
两三株断柳,曾倚孤棹。
病枕支愁,征衣浣泪,谁信如今怀抱。
江湖岁杪,羡画里闲身,一蓑归早。
隐约遥山,睡眉休更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