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尼山》
《尼山》全文
清 / 王尔鉴   形式: 古风

寰中五岳插天起,神龙半隐青霄里。

钟灵何地无伟人,毓圣特异尼之址。

可知名山不在高,地灵往往生英豪。

一自麟书降祥后,众山罗列皆儿曹。

亭亭五峰中圩顶,其余四配若引领。

青葱环绕文德林,俨然三千七十依坛杏。

尼山之尊亦如岱岳尊,那许太华恒霍嵩高与之并。

上有中和壑,下有坤灵洞。

智源溪水浩瀚流,沿流讨源者颇众。

关闽濂洛支派通,大海朝宗百川共。

一泓活水千秋澄,谁向智源窥体用。

观川亭前石罅如刀劈,一线幽深荒藓积。

安得五丁凿破云雾堆,瞥见天光万重辟。

西南诸峰拱如屏,五峰上映五老星。

当年颜母山头祷,神哉木叶随降升。

天生圣哲事岂偶,一山不世钟坤灵。

平生是山切仰止,作吏何缘地邻此。

只今小憩幽崖前,犹忆春风浴沂水。

由来山水清音多,仿佛金石丝竹之声悦吾耳。

五峰林密浮苍烟,抠衣未敢凭其巅。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尔鉴的《尼山》描绘了尼山的壮丽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句“寰中五岳插天起,神龙半隐青霄里”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五岳的雄浑气势,将尼山比作神龙般神秘。接下来,“钟灵何地无伟人,毓圣特异尼之址”强调了尼山孕育圣贤的独特地位。

诗中通过“名山不在高,地灵往往生英豪”表达了对山川灵秀之地出英雄的赞美,而尼山在“一自麟书降祥后,众山罗列皆儿曹”中显得更加非凡,象征着吉祥和威严。五峰的布局被细致描绘,如“亭亭五峰中圩顶,其余四配若引领”,并以文德林和智源溪水烘托出尼山的儒雅与智慧。

诗人感叹尼山的尊崇不可与恒霍嵩等山相提并论,同时赞美了尼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如“上有中和壑,下有坤灵洞”。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虽身为官,却仍向往尼山的宁静,以及对儒家文化的亲近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尼山的自然风光,又寓含了对圣贤之地的崇敬,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儒家文化的独特情感。

作者介绍

王尔鉴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晚晴落照

徂云傍晚收,返照入嵓楼。

叶底明乔树,山尖驻赤斿。

豳风稍觉慰,驹影漫增愁。

孤鹜齐飞处,高才忆绛州。

(0)

习射

桑弧示有事,揖让明无竞。

我朝矧专长,家法敢不敬。

长夏万几馀,广场绿阴净。

屏藩列宗臣,世胄逮庶姓。

省括各审固,用志同居正。

雕羽良已端,骍角讵誇劲。

习旅忆文皇,观德钦宣圣。

(0)

喜晴

雨旸其利同,惟时为难矣。

极备无皆凶,因悟中庸理。

夜雨初欲霁,晓烟高渐起。

爽风西北来,天畔云尽徙。

青矗远峰尖,红重香荷沚。

高轩起碧纱,一览风物美。

逭却周宣忧,适得盘古喜。

(0)

御园初夏·其六

鱼跳远浪珠千点,燕彻新泥玉一窝。

看到自然该物理,越深颙若奉天和。

(0)

过顺义县见春耕者

驱车度蓟州,举目瞻晶阳。

东郊举趾者,犁翻块壤黄。

布种虑愆期,望雨予心忙。

是夕宿山寺,微云掩月匡。

霏霏作密雪,铺地二寸强。

京畿曾否沾,中夜频思量。

马兰回法驾,静寄临山庄。

纵云耽习静,民事那可忘。

田盘待晓发,更获喜异常。

入夜复连朝,时雨垂天浆。

今朝过顺义,耕作纷相望。

脉起土含膏,沃若麦抽芒。

谁知往返间,忧喜恰相当。

自慰还自戒,三春日正长。

(0)

春日郊行·其四

翠屏几朵玉芙蓉,惯是春风马上逢。

独乐寺中柏树子,绿阴应护旧题浓。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