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古堂前小梅渐开四首·其三》
《怀古堂前小梅渐开四首·其三》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绝艳元非著粉团,真香亦不在须端。

何曾天上冰玉质,却怕人间霜雪寒。

枝似去年仍转瘦,花于来岁定谁看。

老夫官满梅应熟,齿软犹禁半点酸。

(0)
翻译
她的美丽并非出自脂粉的堆砌,真正的香气也不是来自须眉之间。
她从未有过天宫冰玉般的质地,却对人世间的严寒充满畏惧。
枝条依旧像去年一样清瘦,明年的花朵又有谁能欣赏呢?
我这个老人官运已尽,恐怕连梅子成熟都无法品尝,牙齿软弱,连半点酸味都难以承受。
注释
绝艳:极美的容貌。
著粉团:涂脂抹粉的样子。
真香:真正的香气。
须端:男子的胡须。
何曾:哪里曾有。
冰玉质:如冰似玉的质地。
霜雪寒:严寒的霜雪。
仍转瘦:依然显得清瘦。
来岁:明年。
谁看:谁会欣赏。
官满:官运已尽。
梅应熟:梅子应当已经成熟。
齿软:牙齿软弱。
半点酸:一点点酸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怀古堂前小梅渐开四首·其三》。诗人在这里通过对小梅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情感。

"绝艳元非著粉团,真香亦不在须端。何曾天上冰玉质,却怕人间霜雪寒。"

这几句诗描绘梅花之美,但这种美并不来源于外表的华丽装饰,也不是简单的香气所能概括,而是源自它的本质纯净,如同天上的冰玉,它们清冷而不染尘埃,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质地可能会因人间的严寒而受损。

"枝似去年仍转瘦,花于来岁定谁看。"

这里写到了梅枝依旧瘦弱,梅花在明年的观赏者是否还会是诗人自己?这一句增添了一种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老夫官满梅应熟,齿软犹禁半点酸。"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受,作为年迈的官员,他对梅花的期待与欣赏已经到了如期而至的地步,但即便如此,由于牙齿松动,已无法完全品味那半点的酸涩,这里透露出了一种生命力衰退、感官体验减弱的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之美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山居

柏树松阴覆竹斋,罢烧药灶纵高怀。

世间应少山间景,云绕青松水绕阶。

(0)

凉州词

树发花如锦,莺啼柳若丝。

更游欢宴地,悲见别离时。

(0)

少年行

平明小猎出中军,异国名香满袖薰。

画榼倒悬鹦鹉觜,花衫对舞凤凰文。

手抬白马嘶春雪,臂竦青骹入暮云。

落日胡姬楼上饮,风吹箫管满楼闻。

(0)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

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

岐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0)

寄山友长孙栖峤

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

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

(0)

过李处士山居

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

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

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

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