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看成两,霜须摘转多。
既无书册分,奈此日长何。
荔子红初皱,春醅碧欲波。
醉来愁自去,不去亦从它。
一字看成两,霜须摘转多。
既无书册分,奈此日长何。
荔子红初皱,春醅碧欲波。
醉来愁自去,不去亦从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炎热的夏日里,坐在书房中感受到的夏日景象和内心情感。开篇两句“一字看成两,霜须摘转多。”运用了精致的笔触,通过对文字模糊的描述,展现了夏季湿热天气中视觉上的扭曲,以及诗人试图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清晰。"既无书册分,奈此日长何。"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漫长而闲适的夏日时光,感到无从着手,无书可读,只能感慨时间的流逝。
接着,“荔子红初皱,春醅碧欲波。”通过对荔枝和酒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夏季特有的物象。荔枝红而未熟,春醅清澈透明,带有微妙波动,既是视觉上的享受,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向往。
最后,“醉来愁自去,不去亦从它。”诗人在酒精的作用下产生了些许忧郁,但这种情绪又像随风而去,无法捕捉。即使不愿意沉浸于这种情感之中,也只能任由自然。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夏日书房中的宁静与孤独,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波动,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雅致情怀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北归已度梅花岭,洗尽瘴尘愁欲醒。
一枝何处最奇绝,镜里形容水中影。
西湖处士语已妙,东坡先生句尤警。
三篇自可追少陵,一赋谁复传宋璟。
老人新从海外归,枕冷灯清愁夜永。
使君怜我老无伴,折赠欲令娱晚境。
夜寒相对默无言,耿耿此心如古井。
主人皓首自能歌,倒载花前拚酩酊。
我爱曾城居,负郭颇幽雅。
田畴绕屋庐,门径绝车马。
但虞水侵门,敢怨风飘瓦。
渊明非避俗,自觉往来寡。
嗟予屏斥久,兹地犹里社。
相望十里间,舟楫幸可假。
风休水亦落,晴日照郊野。
愿言驾柴车,始觉我忧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