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庄应制》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庄应制》全文
唐 / 苏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树色参差隐翠微,泉流百尺向空飞。

传闻此处投竿住,遂使兹辰扈跸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shèngzhìxìngwéizhuāngyìngzhì
táng / tǐng

shùcānchàyǐncuìwēiquánliúbǎichǐxiàngkōngfēi

chuánwénchùtóu竿gānzhùsuì使shǐchénguī

注释
树色:树林的颜色。
参差:树木高低不齐的样子。
翠微:青翠的山色。
泉流:泉水流淌。
百尺:极言水势之高。
向空飞:向上直冲天空。
传闻:听说。
此处:这里。
投竿住:垂钓为生。
兹辰:此时此刻。
扈跸:随从帝王出行。
归:归来。
翻译
树木参差,绿色若隐若现于青烟之中。
泉水奔腾百尺直上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景画。开篇两句“树色参差隐翠微,泉流百尺向空飞”形象地展示了郁郁葱葱的林木和奔腾跳跃的溪流。这里的“参差”形容树木的层次分明,“隐翠微”则表达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而泉水以百尺之高,直冲云霄,给人一种力量无穷、气势磅礴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传闻此处投竿住,遂使兹辰扈跸归”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传闻”意味着这里可能是一个有名的渔隐之地,诗人听说有人在此安家,便决定效仿其行,寻求一份宁静。最后,“遂使兹辰扈跸归”表明诗人在这一刻决定返回自己的住所,这里的“扈跸”指的是侍从随驾的车辆,而这里则是比喻诗人本人的行动,带有一种归隐之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苏颋
朝代:唐   字:廷硕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生辰:670年-727年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猜你喜欢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其四

洞庭仙使日相乘,君自扁舟似李膺。

江雨茫茫江草遍,不知何处是巴陵。

(0)

送李太守之东昌

诸侯辞北极,千骑向东方。

十二称天府,风烟接帝乡。

地形来海岱,漕挽自徐扬。

春满弦歌邑,花明太守章。

射书延上客,照乘得高唐。

寇息解刀剑,人和下凤凰。

轩帷褰雨雪,郡阁卧星霜。

治行兼经术,诸曹借宠光。

(0)

吴使君自邵武之高州·其二

中原五马日騑騑,岭外翻传俗吏稀。

逐客也须常作好,使君安见远游非。

庶无疾病堪乘兴,况有登临可当归。

漂泊秋风同一叶,几时还向洛城飞。

(0)

酬朝城张明府和御史中丞苏丈秋兴见寄

闻君为县武城傍,花里弦歌不下堂。

佳政日来多荐疏,美名年少满词场。

挥毫色动郎官宿,托简光摇御史霜。

千载并传秋兴赋,可知潘令在河阳。

(0)

与元美登郡楼二首·其二得云字

摇落高楼此对君,天涯不复有离群。

衔杯大麓来秋色,倚槛邢台过白云。

树杪人家漳水出,城头风雨太行分。

极知今日同王粲,赋就还应邺下闻。

(0)

送李司封谪广陵

明光起草羡青春,服药求仙笑此身。

白首云霄空荐士,黄金湖海未逢人。

广陵鸿雁来秋色,寒雨江枫度逐臣。

见说故园湘上水,懒将词赋吊灵均。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