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使君自邵武之高州·其二》
《吴使君自邵武之高州·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中原五马日騑騑,岭外翻传俗吏稀。

逐客也须常作好,使君安见远游非。

庶无疾病堪乘兴,况有登临可当归。

漂泊秋风同一叶,几时还向洛城飞。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吴使君自邵武之高州》组诗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吴使君从中原到岭南的行程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官员的关怀与理解。

首联“中原五马日騑騑,岭外翻传俗吏稀。”描绘了吴使君从繁华的中原出发,乘坐五马车缓缓前行的景象,与岭南地区官员稀少的传闻形成对比,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颔联“逐客也须常作好,使君安见远游非。”通过“逐客”这一称谓,既体现了吴使君作为外放官员的身份,又蕴含了对其远行的同情与鼓励,希望他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找到乐趣。

颈联“庶无疾病堪乘兴,况有登临可当归。”表达了对吴使君身体健康的祝愿,同时提到即便在旅途中遇到美景,也可以视为回家的慰藉,体现了对远方官员生活状态的理解与关怀。

尾联“漂泊秋风同一叶,几时还向洛城飞。”以秋风中的落叶比喻吴使君的漂泊生活,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并期待他早日回到故乡洛阳,寓意着对远方官员归家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使君远行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境遇的深切关怀和对远方官员生活状态的理解,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深意。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怀陈州旧居所种桐寄黄翁

忽忆南轩树,春风空复来。

陈亡韶已矣,孔老凤悠哉。

不作沟中断,应随爨下灰。

旧居阡陌并,君到为徘徊。

(0)

西域请平三首·其三

单于贪汉物,中国避天骄。

赐予金银贵,行来玉帛遥。

悲伤贾太傅,慷慨霍嫖姚。

恸哭辞新第,英雄未可招。

(0)

汉武帝二首·其一

武帝固英雄,总揽皆轶材。

南并桂林地,北守单于台。

军费累万金,马迹穷九垓。

时独卜大夫,规规输其财。

忠义岂不然,告缗自此开。

茫茫文景后,田野卒污莱。

孰谓将相谋,竟贻黔首哀。

晚悟富民侯,后时信悠哉。

(0)

得隐直书并闻将之洛阳

三月一得书,始知去君远。

开缄见无恙,豁达百虑展。

秋风催时节,摇落岁向晚。

迟迟行旅外,色瘁足更趼。

边封鸣狐狸,牙爪贵鹰犬。

儒者非所须,弃置自未免。

上书报闻罢,试吏何缱绻。

虽无小官羞,颇贵有道卷。

洛阳雄王都,主簿亦极选。

折腰得免否,局促时态浅。

(0)

寄因甫

君虽委计吏,官似宣尼公。

贫贱更何恨,优游聊与同。

忘怀鸱夷酒,乘兴松江风。

此亦隐柱下,何用卧隆中。

(0)

十二月十一日雷电有作

今兹方隆冬,阳春尚宜少。

何忽雷早闻,因之电争曜。

砰轰非常怒,䃸磹通夕照。

号令无乃乖,灾祥谅谁召。

吾闻玉女戏,独得天公笑。

此理正应尔,君毋强讥诮。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