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太守之东昌》
《送李太守之东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诸侯辞北极,千骑向东方。

十二称天府,风烟接帝乡。

地形来海岱,漕挽自徐扬。

春满弦歌邑,花明太守章。

射书延上客,照乘得高唐。

寇息解刀剑,人和下凤凰。

轩帷褰雨雪,郡阁卧星霜。

治行兼经术,诸曹借宠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太守前往东昌赴任的壮丽景象与宏远气度。开篇“诸侯辞北极,千骑向东方”,以磅礴之势展现了李太守出征的宏大场面,诸侯辞别北方,千骑浩荡向东,既显其地位尊崇,又寓征程遥远。接着“十二称天府,风烟接帝乡”两句,将东昌之地与帝都相联,寓意李太守此行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移,更是一次精神上的升迁。

“地形来海岱,漕挽自徐扬”则进一步描绘了东昌的地理位置与经济繁荣,海岱之地的雄伟与徐扬的富庶,通过水路运输的繁忙,展现了东昌作为天府之国的经济活力。接下来“春满弦歌邑,花明太守章”两句,以春日的生机盎然和繁花似锦,象征着李太守的到来为地方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同时也暗喻了他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射书延上客,照乘得高唐”则展示了李太守的文治武功,他不仅善于处理政务,还广纳贤才,邀请高士前来共谋发展。同时,“照乘”一词,更是以珠宝之光比喻其智慧与才华的璀璨。“寇息解刀剑,人和下凤凰”则描绘了李太守治理下的和平景象,不仅解决了边境纷争,还吸引了祥瑞之鸟凤凰降临,象征着政治清明与社会和谐。

最后,“轩帷褰雨雪,郡阁卧星霜”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李太守在任期间的辛勤付出与岁月的流逝。而“治行兼经术,诸曹借宠光”则总结了李太守的施政理念与成就,不仅注重实际治理,还深谙儒家经典,使得下属官员也因他的德行与才能而受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太守赴任东昌过程中的种种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地方发展的深远影响,是一首赞美与颂扬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独酌

春风散和燠,雾敛天日晴。

杨翘吐华滋,万汇争熙明。

幽居寡相接,而况尘俗撄。

兴来命壶觞,独向檐前倾。

好花当姬待,鸟韵笛与筝。

悠然自满引,浩笑春冥冥。

美人渺难期,俗物吁可憎。

小山差强意,独立当前横。

举杯一劝之,与子两忘形。

山灵不解饮,傲睨终古醒。

我酌还自酬,直欲空瓶罂。

颓然径醉卧,云月为枕屏。

(0)

游落星寺

女娲炼石补天漏,璇玑昼夜无停走。

自从堕却玉衡星,至今七政迷前后。

浑仪昼夜徒揣摩,敬授人时亦何有?

玉衡堕却此湖中,眼前谁是补天手。

(0)

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二首·其一

即看花发又花飞,空向花前叹式微。

自笑半生行脚过,何人未老乞身归?

江头鼓角翻春浪,云外旌旗闪落晖。

羡杀山中麋鹿伴,千金难买芰荷衣。

(0)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其一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

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茆屋。

(0)

送守中至龙盘山中

未尽师生六日情,天教风雪阻西行。

茅堂岂有春风坐,江郭虚留一月程。

客邸琴书灯火静,故园风竹梦魂清。

何年稳闭阳明洞,榾柮山炉煮石羹。

(0)

又游牛峰寺四绝句·其三

人间酷暑避不得,清风都在深山中。

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