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止斋即事二首·其一》
《止斋即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性已耐岑寂,老应忘隐忧。

齐年双白发,尽日一苍头。

竹闭缄门钥,蒲团数漏筹。

未知庭庑下,还有雀罗不。

(0)
注释
性已:心境已经。
耐:习惯。
岑寂:寂寞。
老应:老年应该。
忘:忘记。
隐忧:隐藏的忧虑。
齐年:同龄人。
双白发:满头白发。
尽日:整天。
一苍头:一个老仆人。
竹闭:竹编的门。
缄门钥:门锁。
蒲团:蒲团。
数漏筹:数着滴漏的沙粒。
未知:还不知道。
庭庑下:庭院内外。
雀罗:像雀罗巷那样的清贫之地。
翻译
心境已经习惯了寂寞,老年应该忘却了隐藏的忧虑。
同龄人都有了满头白发,整天面对的是一个老仆人。
竹编的门锁紧闭,蒲团上数着滴漏的沙粒。
还不知道庭院内外,是否还有像雀罗巷那样的清贫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止斋即事二首(其一)》。诗人表达的是自己在年老之时,已经习惯了孤独和宁静的生活,不再为世俗的忧虑所困扰。他与朋友同龄,两人都已满头白发,整日相伴的是一位老友。诗人闭门静坐,用竹制的门锁守护内心世界,坐在蒲团上数着滴漏的时光,仿佛在时间中寻找平静。他不确定庭院之中是否还会有人来访,如同古代学者门前的雀罗,暗示着清贫而宁静的生活。整首诗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格。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七十六

八月河汉近,凉蟾辉太清。

窗户纱已薄,草木风有声。

所喜暑云退,不惮岁徂征。

招客对晚色,酒与月同倾。

(0)

病起有感

老去心情在一廛,是中忧乐称华颠。

因知不误三三句,空近偷安九九年。

生死去来浑付梦,火风煎迫谅非坚。

第知一裰安排了,任我朝昏且信缘。

(0)

杂诗二十七首·其十八

飞去莺儿黄一点,压低梅子绿团枝。

钩窗捲箔凉生坐,但觉新阴转影迟。

(0)

哨遍.东坡采归去来词作哨遍,音调高古。双溪居士括赤壁赋,被之声歌,聊写达观之怀,寓超然之兴云

壬戌孟秋,苏子夜游,赤壁舟轻漾。

观水光、弥渺接遥天,月出于东山之上。

与客同,清欢扣舷歌咏,开怀饮酒情酣畅。

如羽化登仙,乘风独立,飘然遗世高尚。

客吹箫、音韵远悠扬。怨慕舞潜蛟、动凄凉。

自古英雄,孟德周郎。旧踪可想。

噫,水与月兮,逝者如斯曷尝往。

变化如一瞬,盈虚兮、莫消长。

自不变而观,物我无尽,何须感物兴悲怅。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同风月清赏。

念江山美景岂可量。吾与子、乐之兴徜徉。

听江渚、樵歌渔唱。

□侣鱼虾、友麋鹿,举匏尊相劝,人生堪笑,蜉蝣一梦,且纵扁舟放浪。

戏将坡赋度新声,试写高怀,自娱闲旷。

(0)

临江仙.明远楼

三洞烟霞多胜致,壶中别有登临。

白鸥飞处晚云深。群峰罗户牖,空翠入衣襟。

分得双溪楼上景,四时佳趣供吟。

浩歌鲸饮酒频斟。莺花休恨别,风月是知音。

(0)

秋夜宿学

促织声中破月悬,水生寒气近湖边。

城头三鼓夜方半,窗下一灯人未眠。

辛苦诗书怜此日,奋飞功业定何年。

太平干禄无他径,只有乡书可荐贤。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