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赤城观》
《题赤城观》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落日空山秋气清,泠泠古木乱蝉鸣。

仙人一去鹤不返,剑客重来丹已成。

静对竹炉烟缕直,细看月窟桂华生。

此身旧有蓬瀛约,玉简归来问姓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灵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首句“落日空山秋气清”以夕阳西下、山林空旷、秋风送爽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下来,“泠泠古木乱蝉鸣”一句,通过潺潺的流水声和杂乱的蝉鸣,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仙人一去鹤不返,剑客重来丹已成”两句,巧妙地将神话传说融入现实景观之中,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永恒不变的向往。仙人与鹤的离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剑客与丹药的再次出现,则暗喻着某种精神或理想的传承与延续。

“静对竹炉烟缕直,细看月窟桂华生”描绘了诗人面对竹炉时的宁静心境以及月光下桂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欣赏。最后一句“此身旧有蓬瀛约,玉简归来问姓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自身身份的反思,暗示着他在寻求精神上的归宿与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传说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仁圣吟

尽道之谓圣,如天之谓仁。

如何仁与圣,天下莫敢伦。

(0)

首尾吟·其七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赞易时。

八卦小成皆有主,三才大备略无遗。

阴阳消长既未已,动静吉凶那不知。

为见至神功效远,尧夫非是爱吟诗。

(0)

公退三首·其一

披文不释遗编慕,耽禄终惭远贿称。

劫劫抗尘非胜趣,寥寥出世有真乘。

转头值寓无穷极,措足虚邪粗可胜。

管晏空忧觉先物,未须薄薛与卑滕。

(0)

酿重阳酒

家人欲酿重阳酒,香曲甘泉家自有。

黄花抱蕊有佳思,金火未调无好手。

老奴但欲致村酤,小婢争言试三斗。

我年七十似童儿,逢节欢欣事从厚。

廪粟已空豆方实,羔豚虽贵鱼可取。

病嫌秋雨难为腹,老咽馋涎空有口。

折花谁是送酒人,来客但有邻家父。

闭门一醉莫问渠,巷争不用缨冠救。

(0)

葺居五首·其四

杂花生竹间,竹荒花亦瘁。

移花通狂鞭,春到两皆遂。

墙东破茅屋,排去收遗址。

时来拾瓦砾,细细留花地。

(0)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柏

曲如山下藤,脆若溪上苇。

春风一张王,秋霜死则已。

胡为南涧中,辛勤种柏子。

上枝挠云霓,下根绞石齿。

伐之为梁栋,岁月良晚矣。

白首阅时人,君看柱下史。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