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如山下藤,脆若溪上苇。
春风一张王,秋霜死则已。
胡为南涧中,辛勤种柏子。
上枝挠云霓,下根绞石齿。
伐之为梁栋,岁月良晚矣。
白首阅时人,君看柱下史。
曲如山下藤,脆若溪上苇。
春风一张王,秋霜死则已。
胡为南涧中,辛勤种柏子。
上枝挠云霓,下根绞石齿。
伐之为梁栋,岁月良晚矣。
白首阅时人,君看柱下史。
这首诗以比喻手法描绘了柏树的形象,将它比作山下的藤蔓和溪上的脆弱苇草,暗示其坚韧的生命力。"春风一张王"象征柏树在春风中生长茂盛,"秋霜死则已"则表达其对严冬的抵抗,即使遭受霜冻也终不倒。诗人不解为何要在南涧辛苦种植柏树,然而它们的根深叶茂,上枝可触及云霄,下根紧握石缝,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诗人进一步指出,这些柏树可能被砍伐制作成梁栋,但这样的时刻已经来得迟了,意味着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最后,诗人以"白首阅时人,君看柱下史"作结,寓意柏树见证了世事变迁,如同柱下史记录历史一样,自身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柏树的坚韧与历史见证者的角色,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