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首尾吟·其七十五》
《首尾吟·其七十五》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赞易时。

八卦小成皆有主,三才大备略无遗。

阴阳消长既未已,动静吉凶那不知。

为见至神功效远,尧夫非是爱吟诗。

(0)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吟诗:作诗、写诗。
易:《易经》,古代哲学经典。
八卦:中国古代哲学中象征宇宙基本原理的八种符号。
小成:精微的理论。
主:主宰,指理论背后的道理或原则。
三才:天、地、人,古人认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大备:宏大完备。
消长:事物由盛转衰或由衰转盛的过程。
动静:静止和运动,这里指世间万物的变化。
吉凶:吉祥与凶险。
功效:作用、效果。
远:深远,这里指影响之大。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是爱好写诗,写诗是为了赞扬《易经》中的智慧。
八卦的精微理论都有其对应的主宰,天地人三才的宏大体系几乎无所遗漏。
阴阳的消长变化不停止,静动之间的吉凶变化怎能不了解。
他写诗是为了展现至高无上的神妙作用,而非仅仅爱好吟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七十五首,主要体现了诗人邵雍对于《易经》哲学的深刻理解和赞赏。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不是单纯喜好诗歌创作,而是借诗来表达对《易经》中蕴含的智慧的推崇。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诗是尧夫赞易时”强调诗歌是他阐述易理的一种方式。

“八卦小成皆有主,三才大备略无遗”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易经》中的八卦象征宇宙万物的基本法则,以及三才(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显示出诗人对易学体系的精深理解。诗人认为,《易经》中的道理无所不包,无所遗漏。

“阴阳消长既未已,动静吉凶那不知”则揭示了《易经》中阴阳对立与转化、动静平衡与变化的哲学,以及预测吉凶祸福的能力。最后,“为见至神功效远,尧夫非是爱吟诗”总结全诗,重申诗人吟咏诗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揭示和赞美《易经》的深远智慧和无穷力量。

整首诗以诗的形式展现了邵雍对《易经》的热爱和对其深奥哲理的赞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经典学问的敬仰和传承。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迁居颍谷

渐入深山处,都无客到来。

轻裘胜挟纩,渴饮当衔杯。

得失情何预,閒忙老共催。

清风一披拂,安坐兴悠哉。

(0)

句·其十五

童童双棕榈,葱茜两车盖。

(0)

九月二十三日过黄家岭望行春门有感

閒云泛淡水浮浮,秋色阴时刺眼愁。

十载未成三窟计,一身长带百年忧。

逢人语笑非良味,洒面尘埃岂自由。

望见故山归不得,小栏高槛更回头。

(0)

读白司马江州诗

四年司马滞江边,几杖茅堂自说闲。

倘使金銮不迁谪,知君未暇爱庐山。

(0)

陪道先兄游麻源辄赋二小诗·其一

借得篮舆便出城,山光门外望西行。

昨宵偶雨路尘少,今日好风林霭轻。

有竹人家庭院秀,避驺樵客面颜生。

溪田桥北驼鞍岭,犹记当年志未平。

(0)

岁除感旧

旧德无路报,衰年又增多。

平生感激心,恐惧成蹉跎。

幽幽黄钟原,总角便经过。

一饭倚从母,徘徊类媕婀。

学书随群童,欢叫抵雁鹅。

相逞知字画,勇于渴寻河。

羞耻道赵壹,矜誇有甘罗。

岂云幼慇勤,乃取晚坎轲。

荏苒三十载,万千穷祟魔。

旧游不得寻,听问徒悲歌。

秋霜压芳兰,岂复异径莎。

愿见故根畹,邈如隔岷峨。

老穷怯脂韦,趣尚近笠蓑。

此恨长不没,安能辨蒿峨。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