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燕城下,高台草树秋。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沧海谁青眼?
空山尽白头。还怜易河水,今古只东流。
落日燕城下,高台草树秋。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沧海谁青眼?
空山尽白头。还怜易河水,今古只东流。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南城咏古十六首(其一)黄金台》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燕京城下的画面,高台上草木凋零,显露出秋季的凄凉。诗人感慨万分,认为千金财富虽贵,但真正的人才却难以寻觅。他以“沧海谁青眼”表达对知音的渴望,暗示在广阔的世间,能赏识自己才华的人寥寥无几。他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如流水般一去不回头,只有易水河始终向东流淌,见证着历史的流转。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肩舆苦顿撼,步入山间路。
崎岖历荆榛,砂砾窘芒屦。
披云造萧寺,弛担日已暮。
僧房急解袜,一洗尘泥污。
瓦盘深及膝,汤暖得频注。
须臾和气达,凛凛毛发竖。
翛然入无何,醉梦宁知处。
此生事奔走,早晏失期度。
念兹顷刻闲,百日不一遇。
啖蔗入佳境,钟响忽予寤。
蒲团赴微火,默坐聊箕踞。
明朝尘沙黄,莫忆少陵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