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篮舆便出城,山光门外望西行。
昨宵偶雨路尘少,今日好风林霭轻。
有竹人家庭院秀,避驺樵客面颜生。
溪田桥北驼鞍岭,犹记当年志未平。
借得篮舆便出城,山光门外望西行。
昨宵偶雨路尘少,今日好风林霭轻。
有竹人家庭院秀,避驺樵客面颜生。
溪田桥北驼鞍岭,犹记当年志未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兄长游览麻源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交织。首句“借得篮舆便出城”,生动地展现了出行的便捷与自由,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让诗人得以轻松地离开城市,步入自然之中。接着,“山光门外望西行”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山色与日落的光影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景象。
“昨宵偶雨路尘少,今日好风林霭轻”两句,通过对比昨日的雨水和今日的清风,以及路面上尘土的减少和林间雾气的轻盈,展现了天气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与欣赏。
“有竹人家庭院秀,避驺樵客面颜生”则转向了对乡村生活的描绘,竹林环绕的庭院显得格外清新雅致,即便是日常劳作的樵夫,也因这美好的景致而显得精神焕发,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溪田桥北驼鞍岭,犹记当年志未平”两句,将视角拉回至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中,溪流、农田、桥梁、驼鞍岭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人以“当年志未平”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自己追求理想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对生活、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商于六里,野塘千古□烟霞。
灵苗郁郁无涯,浩荡青冥风露,金素发清华。
散霜丛弥岸,月影明沙。仙经浪夸。种瑶草、养铅砂。
争信琼杯芳荐,药镜黄芽。
秋香晚节,也分到、山中宰相家。休更羡、刘阮桃花。
赋招魂九辩,一尊酒,与谁同。
对零落栖迟,兴亡离合,此意何穷。匆匆。
百年世事,意功名、多在黑头公。
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澹澹长空。门前花柳又春风。
醉眼眩青红。问造物何心,村箫社鼓,奔走儿童。
天东。故人好在,莫生平、豪气减元龙。
梦到琅邪台上,依然湖海沈雄。
专违宁海,专游陕右。专来有何干勾。
专住环墙,专守天长地久。
专远气财酒色,专清静、专修九九。
专一志,更专心专意,专寻知友。
专垒真功真行,专专地,专心劝人回首。
专与云朋,专炼宝瓶真玖。
专投玉关金锁,专同饮、琼浆仙酒。
专等候,有风仙师父,专来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