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诗在只堪悲。
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
乱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诗在只堪悲。
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中的第五十首,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乱后玄都失故基”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昔日繁华的玄都观(道教名胜)已不复存在,只剩下破败的遗迹。"看花诗在只堪悲"则借看花旧诗,抒发物是人非的哀伤,即使美丽的诗句依然在,但诗人所处的现实情境却令人悲从中来。
次句“刘郎也是人间客”引用典故,刘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这里泛指所有经历过沧桑变化的人。诗人感叹,即使是像刘郎这样曾有过辉煌的文人墨客,如今也只是世间过客,与普通人并无二致。
最后一句“枉向春风怨兔葵”进一步深化主题,春天的风物本应带来生机,但诗人却觉得它们徒然地对着废弃的玄都观,仿佛在抱怨世事无常。兔葵是一种植物,古人常以之象征衰败,这句诗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短暂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历史遗迹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命运的联想,展现出诗人对乱世的沉痛反思和对个体命运的深刻理解。
上不见罗浮是惠州,下不见罗浮是广州。
仙山不喜近城市,群仙日日骖鸾虬。
我从广州来,十日罗浮游。
东坡游后有此客,两山风雨为之收。
晴天佳月逢中秋,一醉十日群仙留。
翩然径向惠州去,罗浮送我直上东江舟。
舟行江上风飕飕,云中挥手辞罗浮。
但见一江自西至,宛宛东合东江流。
两城夹峙江之头,两城交通浮桥由。
附城为市市有楼,百货山积民所求。
东城属县西城府,屹然屏蔽广州东路之上游。
东坡自言寄家罗浮下,安知白鹤新居寔在东城陬。
我来自在西城住,梌山一院清且幽。
又向西城城西唤湖舫,西湖泛月开金瓯。
此湖东坡去后亦寂寞,对月不饮湖之羞。
西城今夕为我迟更筹,罗浮之君傥念我,应寄山中仙酒名酥醪,令我痛饮忘却人间愁。
呼月下饮听清讴,我醉欲眠月自去,湖天漠漠云悠悠。
《自罗浮至惠州,游西湖泛月放歌》【清·丘逢甲】上不见罗浮是惠州,下不见罗浮是广州。仙山不喜近城市,群仙日日骖鸾虬。我从广州来,十日罗浮游。东坡游后有此客,两山风雨为之收。晴天佳月逢中秋,一醉十日群仙留。翩然径向惠州去,罗浮送我直上东江舟。舟行江上风飕飕,云中挥手辞罗浮。但见一江自西至,宛宛东合东江流。两城夹峙江之头,两城交通浮桥由。附城为市市有楼,百货山积民所求。东城属县西城府,屹然屏蔽广州东路之上游。东坡自言寄家罗浮下,安知白鹤新居寔在东城陬。我来自在西城住,梌山一院清且幽。又向西城城西唤湖舫,西湖泛月开金瓯。此湖东坡去后亦寂寞,对月不饮湖之羞。西城今夕为我迟更筹,罗浮之君傥念我,应寄山中仙酒名酥醪,令我痛饮忘却人间愁。呼月下饮听清讴,我醉欲眠月自去,湖天漠漠云悠悠。
https://shici.929r.com/shici/M6SGhF.html
满山皆奇石,欲拜不胜勤。
满山皆甘泉,欲品难为分。
无泉不成瀑,无石不生云。
飞瀑下云间,处处声相闻。
九百九十瀑,云气常氤氲。
置身云瀑间,独立谁为群?
云出作霖雨,瀑下成溪源。
非无济物功,同颂罗浮君。
为问泉与石,宁复本性存?
天下十洞天,朱明次居七。
福地七十二,泉源亦其一。
洞天福地间,云古神仙室。
如何古仙人,一去不复出。
古来神仙传,传者疑非实。
我不求飞升,但愿充隐逸。
吐吞云与霞,沐浴月与日。
四百卅二峰,峰峰有屐迹。
一峰住十年,一笑吾事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