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罗浮至惠州,游西湖泛月放歌》
《自罗浮至惠州,游西湖泛月放歌》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上不见罗浮是惠州,下不见罗浮是广州。

仙山不喜近城市,群仙日日骖鸾虬。

我从广州来,十日罗浮游。

东坡游后有此客,两山风雨为之收。

晴天佳月逢中秋,一醉十日群仙留。

翩然径向惠州去,罗浮送我直上东江舟。

舟行江上风飕飕,云中挥手辞罗浮。

但见一江自西至,宛宛东合东江流。

两城夹峙江之头,两城交通浮桥由。

附城为市市有楼,百货山积民所求。

东城属县西城府,屹然屏蔽广州东路之上游。

东坡自言寄家罗浮下,安知白鹤新居寔在东城陬。

我来自在西城住,梌山一院清且幽。

又向西城城西唤湖舫,西湖泛月开金瓯。

此湖东坡去后亦寂寞,对月不饮湖之羞。

西城今夕为我迟更筹,罗浮之君傥念我,应寄山中仙酒名酥醪,令我痛饮忘却人间愁。

呼月下饮听清讴,我醉欲眠月自去,湖天漠漠云悠悠。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自罗浮至惠州,游西湖泛月放歌》,描绘了作者从广州经罗浮山到惠州的旅程。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罗浮山的仙气与城市的对比,以及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感受。

首句“上不见罗浮是惠州,下不见罗浮是广州”以夸张手法强调罗浮山的超凡地位,暗示其远离尘嚣。接下来的诗句写仙山的宁静和群仙的生活,以及自己十日的罗浮山游历,仿佛因东坡的足迹而增色。

诗人醉酒赏月,中秋佳节与群仙相伴,随后乘船离开罗浮,沿途江景如画,两城间的浮桥连接着繁华与静谧。东坡曾寓居罗浮山下,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东坡的怀念,并提到自己在西城的居所,环境清幽。

在西湖泛舟赏月,诗人感叹东坡离去后湖景的寂寥,希望罗浮山的仙人能寄来美酒“酥醪”,助他忘却尘世烦恼。最后,诗人醉酒赏月,月夜湖光与歌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游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寻求解脱的心境。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过担石湖

晓发渔门戍,晴看担石湖。

日衔高浪出,天入四空无。

尺寸分洲岛,纤毫指舳舻。

渺然从此去,谁念客帆孤。

(0)

迁谪江表久未归

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

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

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

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

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

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

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0)

为御史衔命出关谳狱道中看华山有诗

野麋蒙象暂如犀,心不惊鸥角骇鸡。

一路好山无伴看,断肠烟景寄猿啼。

(0)

八月六日作四首·其二

金虎挻灾不复论,搆成狂猘犯车尘。

御衣空惜侍中血,国玺几危皇后身。

图霸未能知盗道,饰非唯欲害仁人。

黄旗紫气今仍旧,免使老臣攀画轮。

(0)

松髻

髻根松慢玉钗垂,指点花枝又过时。

坐久暗生惆怅事,背人匀却泪胭脂。

(0)

曲江秋日

斜烟缕缕鹭鸶栖,藕叶枯香折野泥。

有个高僧入图画,把经吟立水塘西。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