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欲酿重阳酒,香曲甘泉家自有。
黄花抱蕊有佳思,金火未调无好手。
老奴但欲致村酤,小婢争言试三斗。
我年七十似童儿,逢节欢欣事从厚。
廪粟已空豆方实,羔豚虽贵鱼可取。
病嫌秋雨难为腹,老咽馋涎空有口。
折花谁是送酒人,来客但有邻家父。
闭门一醉莫问渠,巷争不用缨冠救。
家人欲酿重阳酒,香曲甘泉家自有。
黄花抱蕊有佳思,金火未调无好手。
老奴但欲致村酤,小婢争言试三斗。
我年七十似童儿,逢节欢欣事从厚。
廪粟已空豆方实,羔豚虽贵鱼可取。
病嫌秋雨难为腹,老咽馋涎空有口。
折花谁是送酒人,来客但有邻家父。
闭门一醉莫问渠,巷争不用缨冠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在重阳节前准备酿酒的场景。他家自酿的香曲甘泉,体现了家庭的自给自足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诗人提到黄花(菊花)含苞待放,寓意着佳节的到来和美好的期待,然而调制美酒的好手却尚未到位。
老仆只想简单地酿些乡村酒,小丫鬟则提议尝试多酿三斗。诗人自谦说自己虽已七旬,仍像孩童般对节日充满喜悦,愿意享受丰盛的庆祝。粮食储备虽空,但豆类丰收,即使羊肉昂贵,鱼也是可选之物。诗人身体状况不佳,秋雨使饮食困难,只能空有口馋。
诗人感叹无人能送花助兴,来访者只有邻居老父。他选择闭门独饮,不问外界纷扰,也不期待官场的应酬。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习俗的坚守,以及面对衰老与疾病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