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春尽蓟门杯,一出承明尚未回。
曾是词臣随玉辇,岂堪西望柏梁台。
看花春尽蓟门杯,一出承明尚未回。
曾是词臣随玉辇,岂堪西望柏梁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首句“看花春尽蓟门杯”,以春日花开花落象征时光流逝,诗人独自饮酒于蓟门,暗示了孤独与感慨。接下来,“一出承明尚未回”则透露出诗人曾离开皇宫(承明指代皇宫),但并未归来,可能是因为公务或个人原因滞留他处。
“曾是词臣随玉辇”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他曾是朝廷的文臣,随侍皇帝左右,参与国家大事。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过去辉煌,也暗示了他对那段时光的怀念。最后,“岂堪西望柏梁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柏梁台是汉代著名的宫殿,此处借指皇宫或国家的中心。诗人西望皇宫,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往昔荣光的追忆,同时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背景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感慨,语言含蓄而富有深意,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风骨。
石岩嵚巇跨龙虎,有客岩前避风雨。
篆文委蛇蟠玉书,流铃掷火烦守护。
冷翁蜕骨黄金容,千年古木何嵌空。
无人唤起玉霄梦,閒却碧桃丹杏风。
令威白鹤去不归,麻姑丹砂疑是非。
长松滴翠挹北斗,流水泛花迷旧溪。
吴侯所筑居,密近玉真麓。
翳葳秘幽奇,千载空乔木。
一朝敞虚境,划见神仙躅。
拄杖步危磴,远寄千里目。
鹤凭子晋笙,凫举王乔足。
信是隐君子,名入丹青录。
冥搜得佳句,隐然可骚仆。
早闻云锦溪,鸣榔到岩谷。
寄我辋川图,居然媚幽独。
何当棹轻舠,飞鸟送遐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