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绎梅中丞过邑赐访不遇题诗驿壁而去赋此寄谢》
《谢绎梅中丞过邑赐访不遇题诗驿壁而去赋此寄谢》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雨后蓬蒿满径荒,不知千骑过东方。

凭熊谩驻旌旄色,题凤还馀藻翰香。

敢向云霄疏故旧,已从樵牧混行藏。

惭君为忆青蒲对,回首长安事渺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友人谢绎梅中丞来访未遇的情景的感慨与怀念。首句“雨后蓬蒿满径荒”以雨后荒凉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接着,“不知千骑过东方”一句,通过想象友人来访的盛况,反衬出诗人此刻的孤寂。

“凭熊谩驻旌旄色,题凤还馀藻翰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友人的到来比作熊的驻足和凤凰的题字,既表达了对友人风度的赞美,也暗示了其文采飞扬。同时,“藻翰香”一词,更是巧妙地将友人的才华与香气相联系,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敢向云霄疏故旧,已从樵牧混行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无奈。一方面,他不敢在高处疏远老朋友,另一方面,却只能与普通百姓混迹,暗示了社会地位的变迁和个人际遇的起伏。

“惭君为忆青蒲对,回首长安事渺茫”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最后一句“回首长安事渺茫”,既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迷茫,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来访未遇的场景描绘,以及对友情、时光、社会地位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罗隐溪

钱塘江上古先生,姓字传来水亦清。

漫向此中寻旧隐,世间多半是虚名。

(0)

题画·其五

山色静当轩,松阴高覆屋。

寂寂与谁论,泉声写幽独。

(0)

佛桑花

篱落秋光静者知,槿花常早菊花迟。

灵山半写娑罗影,旸谷平分若木枝。

色相寂寥僧定后,繁华消歇日斜时。

何堪荣落伤朝暮,一笑相逢两不疑。

(0)

赠天宁院主

门临古道塔凌空,山色西来水向东。

钟鼓不殊云顶寺,轮蹄争辏梵王宫。

禅心静印千江月,殿角凉生八面风。

花下留僧饱斋去,芒鞋无地避残红。

(0)

长者峰

久响高峰老古锥,名山随地见威仪。

天花过眼能无着,霜雪盈头总不知。

稳坐枯禅同木石,长留古镜照须眉。

海螺吹落千山月,正是无情说法时。

(0)

访杨敏叔不遇,时敏叔归崖门故宅

来从古寺问西墩,隔水遥知处士门。

陋巷僦居徒四壁,故园归棹有孤村。

青山浪迹聊舒愤,白首论心未报恩。

何事先生难得见,一年强半在慈元。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