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者峰》
《长者峰》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久响高峰老古锥,名山随地见威仪。

天花过眼能无着,霜雪盈头总不知。

稳坐枯禅同木石,长留古镜照须眉。

海螺吹落千山月,正是无情说法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长者峰上修行的场景,充满了深邃的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久响高峰老古锥”,开篇即以“老古锥”形象地描绘了高僧在高峰上的长久修行,仿佛那古老的禅杖在山风中回响,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修行的坚定。“名山随地见威仪”,则展现了高僧无论身处何地,其修行的威严与智慧都如名山一般,自有一番气度与风采。

“天花过眼能无着,霜雪盈头总不知”,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赞叹高僧心如止水,即使天降天花也视若无睹;另一方面又表现了高僧年事已高,满头白发,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高僧对世间繁华与个人衰老的淡然态度。

“稳坐枯禅同木石,长留古镜照须眉”,进一步刻画了高僧的修行状态,如同枯禅一般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既不为外界所动,也不被自我所扰。同时,通过“古镜”这一比喻,强调了高僧内心如同明镜般清澈,能够映照出自己的真我。

“海螺吹落千山月,正是无情说法时”,最后两句以生动的想象,描绘了高僧在静默中以海螺之声传法的情景。海螺声穿透群山,仿佛是无情却充满智慧的法音,触动人心。这不仅展现了高僧的法力深厚,更体现了佛法的普世性和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境界与智慧,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与美感。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扫花游.清明

一番雨过,早梨云卸了,新烟乍起。晓霞晴腻。

濛笼门翠柳,万家春意。粥冷饧香,人隔秋千巷尾。

数花事。正开到杜鹃,恰染红泪。埋玉芳草地。

有多少春魂,墓门长闭。绿罗裙碎。

想化成蝴蝶,飞来尘世。如梦光阴,只有斜阳不死。

黯红紫。镇年年、画愁无际。

(0)

感物二首·其一

騄骥今失群,亦自矜趫腾。

俛仰岁时久,帖然困蚊蝇。

豪鲸逸其穴,天水成沧溟。

岂无鱼鳖交,望望为所憎。

物理有翕张,达人同废兴。

幸无怵迫忧,聊复曲吾肱。

(0)

句·其九

鸥趁湍流下,鱼藏石罅间。

(0)

句·其二

雀舌收先雨,猫头掘带泥。

(0)

癸未游杭作口号十首因事怀旧杂以俚语不复诠择·其六

衮绣三朝迈等伦,曾将双美绘麒麟。

当年早共赤松去,未必清漳见逐臣。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九

东湖一棹过侯溪,两两相看眼似眉。

若问陈年闲佛法,杜鹃声在最高枝。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