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矣何须复著书,百年清暇惜三馀。
劣如老马知文事,敢比犹龙在物初。
秘苑待君勤校理,荒亭无客问玄虚。
难期敷衽论心会,且托天涯尺素鱼。
隐矣何须复著书,百年清暇惜三馀。
劣如老马知文事,敢比犹龙在物初。
秘苑待君勤校理,荒亭无客问玄虚。
难期敷衽论心会,且托天涯尺素鱼。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次韵答陈石士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首句“隐矣何须复著书”,诗人以隐居生活为背景,认为隐居之人无需再著书立说,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接着“百年清暇惜三馀”一句,强调了珍惜时间、利用闲暇时光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的勤奋与智慧。
“劣如老马知文事,敢比犹龙在物初”两句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老马和犹龙,前者虽年长但能理解文化之事,后者则在万物之初便有所作为,表达了诗人虽年长但仍渴望学习、探索的精神。
“秘苑待君勤校理,荒亭无客问玄虚”描绘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同探讨学问、追求真理的情景,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与敬畏之心。
最后,“难期敷衽论心会,且托天涯尺素鱼”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天涯,但心意相通,通过书信交流情感的愿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