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老羔豚顿置渠,较于藜藿定何如。
性偏见说嫌形秽,退食难逢下箸馀。
髯老羔豚顿置渠,较于藜藿定何如。
性偏见说嫌形秽,退食难逢下箸馀。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的《安肃县咏菘》系列之三,通过对比“髯老”与“羔豚”的态度,以及对白菜(菘)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食物选择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首句“髯老羔豚顿置渠”,以“髯老”比喻年长者,将“羔豚”(小羊或小猪)置于一边,暗示年长者在食物选择上的偏好。这里“置渠”可能指放置在一边,表示不感兴趣或不重视。接着,“较于藜藿定何如”,将白菜与藜藿(野菜)进行比较,提出疑问,引出对白菜价值的思考。
“性偏见说嫌形秽”,描述了某些人因为白菜的外观而嫌弃它,体现了对事物表象的偏见。最后,“退食难逢下箸馀”,意思是即使在饭后,也难以找到剩余的白菜来品尝,强调了白菜虽被嫌弃,但在实际生活中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食物选择中主观偏见的反思,以及对平凡事物内在价值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石罅根危叶易乾,风霜偏觉见摧残。
已饶野菊誇秋艳,应羡岩松保岁寒。
可惜含芳临碧海,谁能移植到朱栏。
与凡草木还殊品,只恐樵夫一例看。
广厦光奇辈,恢材卓不群。
夏天平岸水,春雨近山云。
婉衍榱甍揭,端完柱石分。
孤帆惊乍驻,一叶动初闻。
晚槛馀清景,凉轩启碧氛。
宾筵习主簿,诗版鲍参军。
露洒新篁滴,风含秀草熏。
何劳思岘岭,虚望汉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