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罅根危叶易乾,风霜偏觉见摧残。
已饶野菊誇秋艳,应羡岩松保岁寒。
可惜含芳临碧海,谁能移植到朱栏。
与凡草木还殊品,只恐樵夫一例看。
石罅根危叶易乾,风霜偏觉见摧残。
已饶野菊誇秋艳,应羡岩松保岁寒。
可惜含芳临碧海,谁能移植到朱栏。
与凡草木还殊品,只恐樵夫一例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的植物,其叶子容易干枯,经受不住风霜的摧残。诗人通过对比野菊的秋艳与岩松的岁寒,表达了对这株植物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它虽临近碧海,却无人能将其移植到朱栏之下,与普通的花草不同,似乎被赋予了特殊的品质。然而,诗人担忧的是,人们可能将它与寻常的草木一同看待,未能认识到它的独特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坚韧生命力的颂扬以及对平凡事物内在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了这株植物在恶劣环境下的顽强生存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之间微妙联系的感悟。
移居仍委巷,求友得乔林。
妇喜过蚕月,邻教借柳阴。
鹿车家具少,牛屋草堂侵。
卉物还携种,柴门不费寻。
贤豪多客次,行李只书琴。
鸡犬随丹去,云烟卖药深。
樽开倾百斛,方秘惜千金。
所遇皆青眼,何人更素心。
时危宜避世,地僻乐知音。
他日从君隐,名山访向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