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酬其乂》
《次韵酬其乂》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心事一鸥轻,邮签夜卜程。

春寒眼对雨,别久语连明。

砚有诗能秀,山于梦亦清。

歙溪多老石,一一待题名。

(0)
注释
心事:内心的忧虑或想法。
鸥:水鸟,这里比喻心情轻松。
邮签:古代用于寄信的标签,此处可能指行程计划。
夜卜程:夜晚通过占卜预测旅程。
春寒:春天的寒冷天气。
眼对雨:面对面看着雨水。
别久:长时间的分别。
语连明:话语直到天亮。
砚有诗能秀:砚台上的诗文展现出优雅。
能秀:有才华,能写出优美的诗。
山于梦亦清:梦中的山水也显得清幽。
清:清雅,清新。
歙溪:地名,歙溪。
老石:古老的石头。
题名:刻上名字或题字。
翻译
心中的思绪如鸥鸟般轻松,夜晚用邮签占卜行程。
春天的寒冷中凝视着雨滴,长久离别后的话语绵延到天明。
砚台上有诗的才情展现,梦中的山水也显得清新。
歙溪边有许多古老的石头,每一块都在等待题写姓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风格上承接了唐宋之际词风的婉约与淡远。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种淡定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心事一鸥轻,邮签夜卜程"中,“心事”指的是内心的忧虑或思念,而“一鸥轻”则是形容心事如同轻盈的鸥鸟,给人一种飘渺不定的感觉。“邮签夜卜程”,在古代,人们通过邮驿传递信息,诗中所说的“夜卜程”可能指的是在夜晚等待消息,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焦急与期待。

"春寒眼对雨,别久语连明"则是描绘了一个春天下雨的情景。“春寒”二字传递出一种清冷的气氛,而“眼对雨”则让人联想到窗前静坐的诗人,他的心情似乎随着雨滴的落下而起伏波动。"别久语连明"表达了诗人对于久别之人的思念,希望能够通过言辞将心意传达给对方。

"砚有诗能秀,山于梦亦清"中的“砚”是文房四宝之一,象征着文学创作。"诗能秀"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的文字具有美好和艺术性。而"山于梦亦清"则是在说即便是在梦中,山川之景也是一片清新脱俗,这反映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最后两句"歙溪多老石,一一待题名"。这里的“歙溪”可能是指诗人生活的地方,而“多老石”则描绘了一种静谧古远的景象。“一一待题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希望能够为它们留下名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态以及其深厚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贾岛推敲图

蹇驴随处恣游遨,京兆相逢即定交。

看取古人三百首,工夫元不在推敲。

(0)

剡西八景为开明空相寺僧华月江赋·其一乌石卧云

青天堕玄云,万古收不起。

毋劳一点头,已悟二生理。

(0)

次韵伯昂见寄

家山不可望,南国暗旌旗。

怕读登楼赋,长吟伐木诗。

云低江树远,天阔海帆迟。

却忆同舟夜,何如载雪时。

(0)

题临川王与可拂云亭

桐冈冈前读书处,虞公为赋拂云诗。

凤来明月星河近,龙起曾阴雷雨垂。

终见汗青传琬琰,时闻杂佩和埙篪。

南归定作亭中客,苍雪风吹落酒卮。

(0)

江东道院

福地浑无案牍尘,黄堂清静控江津。

仙凡只隔门前水,僚吏常如物外人。

衙鼓晴敲琪树晓,戟香暖透碧桃春。

政平讼简恩波远,胜读黄庭礼玉晨。

(0)

送别

我思南漪不可见,曾孙一朝来自宣。

问之云是正甫子,满眶秋碧堆清涟。

黎公颖悟乃鼻祖,以字为氏百世传。

玉堂学士瀛洲仙,佩声鸣向尺五天。

驱辞不下泷冈阡,楼前惊倒陈龙川。

天门夜开玄鹤去,銮坡冷落黄金莲。

一家侯伯八九辈,封胡羯末仍骈肩。

雕刻烹龙炮凤篇,亦有气雄如马迁。

自从兵革踰十年,惊心文物晨星然。

湖光树色云锦鲜,明珠跃出骊龙渊。

蓟丘高闳绣蓉褥,墨君动喜生风烟。

青女裁霜作轻袂,下马长趋紫闼前。

是时江南渐平定,土贡金帛丰货泉。

捧牍内府赞利权,长官幸得乡中贤。

薇花清露滴翠砖,点染物态归银笺。

不待除书先掉臂,未霜杨柳迎溪船。

南湖竹石无恙否,红虾紫鲤不直钱。

雨晴晚秫黄满田,醉呼叠嶂来诗筵。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