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马轻裘到此难,名标九锁翠微间。
天开洞府几千载,地隔风尘此一关。
谢屐空怜迷雁荡,苏诗不是梦庐山。
他生修得清缘在,拟扣金堂觅大还。
肥马轻裘到此难,名标九锁翠微间。
天开洞府几千载,地隔风尘此一关。
谢屐空怜迷雁荡,苏诗不是梦庐山。
他生修得清缘在,拟扣金堂觅大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游九锁山.入九锁山门》,描绘了作者游历九锁山的艰辛与对山中仙境的向往。首句“肥马轻裘到此难”,形象地写出进入山中的道路崎岖,即使是乘坐肥美的马匹和华丽的衣裳也显得困难重重。接着,“名标九锁翠微间”点出九锁山的秀美与隐秘,仿佛被翠绿的山色所包围。
“天开洞府几千载”暗示九锁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洞穴,仿佛是自然开辟的仙人居所。“地隔风尘此一关”进一步强调山的幽静与远离尘世的特性,它是人们心灵的一道屏障,隔绝了世俗的纷扰。
“谢屐空怜迷雁荡,苏诗不是梦庐山”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前人如谢灵运(曾游雁荡山)和苏东坡(曾梦游庐山)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九锁山独特景色的期待和向往,希望能在此找到类似的心灵寄托。
最后两句“他生修得清缘在,拟扣金堂觅大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希望在来世能够修得与九锁山的清净缘分,并期待在此寻找到超脱尘世的归宿,即“大还”,象征着精神上的解脱和回归自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九锁山的险峻、幽深和历史底蕴,以及诗人对它的神往,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少年吴君抱奇识,四海一身求异术。
逢时更得玄安文,西方诸侯正须君。
高贤未遇世亦有,相见为陈休与咎。
我自与世如参辰,从来无心怨牛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