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疏林碧水边,景光捡校迟垂鞭。
遥看马耳生云气,更拟含毫咏玉田。
一带疏林碧水边,景光捡校迟垂鞭。
遥看马耳生云气,更拟含毫咏玉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望都道中的所见之景,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自然风光图。首句“一带疏林碧水边”,开篇即展现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疏落的树林与清澈的流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景光捡校迟垂鞭”一句,通过诗人缓缓垂下马鞭的动作,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与留恋。
“遥看马耳生云气”一句,将视线拉远,描绘了一幅更为壮丽的景象。马耳山在远处升起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最后,“更拟含毫咏玉田”则表达了诗人想要用笔墨记录下这美好瞬间的冲动,显示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创作的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佳作。
安乐窝中酒一樽,非唯养气又颐真。
频频到口微成醉,拍拍满怀都是春。
何异君臣初际会,又同天地乍絪纭。
醺酣情味难名状,酝酿功夫莫指陈。
斟有浅深存燮理,饮无多少寄经纶。
凤凰楼下逍遥客,郏鄏城中自在人。
高阁望时花似锦,小车行处草如茵。
卷舒万世兴亡手,出入千重云水身。
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
这般事业权衡别,振古英雄恐未闻。
谁咏寒枝入国风,广文官冷更诗穷。
偶随岸柳春先觉,试比山樊韵不同。
十顷清风明月外,一杯疏影暗香中。
遥知一夜相思后,铁石心肠也恼翁。
历时书不雨,此法存春秋。
我请诛旱魃,天公信闻不。
魃去未出门,油云裹嵩丘。
濛濛三日雨,入土如膏流。
二麦返生意,百草萌芽抽。
农夫但相贺,漫不知其由。
魃来有巢穴,遗卵遍九州。
一扫不能尽,馀孽未遽休。
安得风雨师,速遣雷霆搜。
众魃诚已去,秋成傥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