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咏寒枝入国风,广文官冷更诗穷。
偶随岸柳春先觉,试比山樊韵不同。
十顷清风明月外,一杯疏影暗香中。
遥知一夜相思后,铁石心肠也恼翁。
谁咏寒枝入国风,广文官冷更诗穷。
偶随岸柳春先觉,试比山樊韵不同。
十顷清风明月外,一杯疏影暗香中。
遥知一夜相思后,铁石心肠也恼翁。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题为《和吴克明广文赋梅》。诗人以梅花为题材,通过对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广文官(可能是指吴克明)清贫而富有诗意生活的赞赏。首句“谁咏寒枝入国风”暗示了梅花的坚韧与文学价值,紧接着的“广文官冷更诗穷”则寓言了吴克明的清苦生活与诗才并重。
“偶随岸柳春先觉,试比山樊韵不同”两句,通过对比岸边早春的柳树和深山中的梅花,赞美梅花的独特韵味,暗示其超凡脱俗的品格。接下来,“十顷清风明月外,一杯疏影暗香中”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梅花在月光下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意境优美。
最后两句“遥知一夜相思后,铁石心肠也恼翁”,以“相思”寄情,说即使最坚硬如铁石的心肠,在经历一夜对梅花的深深思念后也会被触动,表达了对吴克明的敬佩和对他诗歌情感力量的认同。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物抒怀,赞美友人清高品格与诗才的佳作。
雪肌花貌,见了千千万。眼去眉来几曾管。
被今回打住,没□施程,□捺地,却悔看承较晚。
琴心传密意,唯有相如,失笑他满恁撩乱。
抖下俏和娇,掩翠凌红,真个是、从前可见。
据入马牢笼怎乾休,但拈取真诚,试教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