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九》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九》全文
宋 / 释月涧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东湖一棹过侯溪,两两相看眼似眉。

若问陈年闲佛法,杜鹃声在最高枝。

(0)
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依托,巧妙地融入了禅宗的哲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东湖一棹过侯溪”,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画面,诗人泛舟东湖,穿越侯溪,行舟于水波之上,心境也随之飘逸起来。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的情趣,也暗喻着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与变化。

“两两相看眼似眉”,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诗人将目光投向水中,仿佛与水中倒映的景致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这里,“眼似眉”不仅描绘了眼神的柔和与专注,更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如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若问陈年闲佛法”,这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禅宗的智慧。诗人以“陈年闲佛法”作为引子,引导读者思考禅宗的教义,即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通过观察自然、体验生活来领悟宇宙的奥秘。这里的“闲”字,强调了禅宗追求的是一种不急不躁、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杜鹃声在最高枝”,最后以杜鹃鸟的啼鸣作结,既是对前文景色的补充,也是对主题的升华。杜鹃鸟的叫声,通常被赋予哀愁或归乡之意,但在诗中,它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循环,提醒人们在忙碌与喧嚣中,不应忘记回归内心,聆听自然的声音,找到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禅宗智慧的独到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月涧
朝代:宋

释月涧(一二三一~?),理宗绍定四年生。受经于黄龙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隶籍庆元府天童寺。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由饶州荐福寺首座入住信州鹅湖仁寿寺。继住栖贤妙果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入住饶州荐福寺,于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秋退出,同年十二月再入。未久或即谢世。为南岳下二十一世,西岩了慧禅师法嗣。有《月涧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其中《隐静空岩长老请赞》。 释月涧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浣溪沙

一缕炉烟昼掩窗。绣衾斜拥怕经凉。

不教消领好风光。

病入秋来惟忆月,花开雨里不生香。

销魂时节是重阳。

(0)

南乡子.观水嬉

罗绮满回塘。绰约凌波斗丽妆。

十二雕栏帘尽捲,悠扬。何处莲歌唱夕阳。

击楫荡中央。腻粉零脂溅素裳。

惊起鸳鸯三十六,翱翔。仿佛漫空锦幔张。

(0)

风入松.读集中吴门小怀女史咏谢琴风入松一阕,次韵奉寄素江先生正拍

断纹呵护土花间。留与后人弹。

锦囊共贮先存敬,待焚香、谁敢轻看。

传出忠肝义胆,胜闻流水高山。逋臣含泪望天关。

坐鼓几曾闲。物经兵火消磨尽,只良才、千载依然。

当有冰霜劲节,凄清声在鸣弦。

(0)

疏影

珠帘半揭,有暖风小漾,吹起双蝶。

绣槛妆成,偷写眉山,镜里一痕愁碧。

浓春满压阑干角,漫罥柳、晴丝飘直。

想映花避月,回廊几处,悄垂裙褶。长是欢游未已。

玉人正倦舞,鬓亸钗侧。

别院池台,绿遍空波,约略惊鸿无迹。

夕阳不语香桃瘦,又却误、重来寻觅。

有隔墙、送过秋千,低问佩环消息。

(0)

风光好

掩花关。启花关。看偏春光春又残。动愁端。

空庭雨过苔痕碧。天寥寂。短短回廊曲曲栏。

且盘桓。

(0)

浪淘沙

斜倚镜台前。长叹无言。菱花蚀彩个人蔫。

分付侍儿收拾去,莫拭红绵。满砌小榆钱。

难买春还。若为留住艳阳天。

人去更兼春去也,烦恼无边。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