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庭梧七首·其五》
《庭梧七首·其五》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长夜梦初回,月上山之厓。

何由知月上,梧桐影横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梧桐树上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长夜梦初回”,点明时间是在深夜,诗人从梦中醒来,暗示了一种从虚幻回到现实的感受。接着,“月上山之崖”一句,将月光与山崖巧妙结合,不仅描绘了月光的明亮,也暗示了月光的高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何由知月上”一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月光出现的惊讶与好奇,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最后一句“梧桐影横斜”,通过梧桐树的影子来表现月光的照射效果,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横斜的影子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月光的柔和与细腻,与整个场景的静谧和谐相呼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与梧桐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戴醇士江乡归思图为吴冠英作三首·其一

度自谦和骨自奇,擅场名久重京师。

归艎只载河阳笔,我道渊材未算痴。

(0)

马伏波聚米为山谷二首·其二

河山争战阅兴亡,策敌谁如马援长。

擘画兵机娴借箸,指陈虏势易探囊。

秦关渺小如沧粟,蜀道崎岖转峙粮。

斗大西城危釜底,潜师早已度陈仓。

(0)

至骥江宿孙礀东广文宅

暂息征车瘁,尘途苦未终。

榻谁悬仲举,宅欲借兴公。

到耳乡音熟,相看避地同。

稻粱谋未足,应自愧飞鸿。

(0)

杨白花

阳春三月杨白花,花飞满塘月满沙。

一夜东风忽吹起,凭空送入深宫里。

宫门冷落扃不开,翠华空望玉阶苔。

中有美人自歌舞,赤龙不来赤凤来。

宝帐氤氲满瑶室,影转华堂日初出。

古来欢乐有时终,从此相思应更密。

芳草天涯翠黛新,雨行清泪汉江滨。

日暮重闺深闭绝,不见杨花愁煞人。

(0)

读留侯传书后

终始心为韩,美哉文成志。

韩亡乃归汉,出处必以义。

大义经激发,曷敢生退避。

副车一击之,大索咸阳地。

亡命竟保全,此事关天意。

圯桥黄石公,踪迹太诡异。

一卷阴符经,作用判为二。

何须从景驹,无宁事刘季。

长事帷幕间,六合收指臂。

复韩宜说楚,抗论明义利。

横阳君成贤,敢请归以事。

天心固有在,成也中道弃。

谒者高阳生,倡立六国嗣。

窃念六国中,韩宜拜其赐。

胡为借箸筹,竟拂此君议。

立韩终不久,适为楚所饵。

以是知侯心,计之亦巳閟。

鸟啄既堪悉,鸱夷更可愧。

鸟尽弓不藏,终招人主忌。

信何囚且醢,此事由自致。

百尔方寒心,况敢居尸位。

四皓荐诸庭,可代厥躬悴。

岂慕万户侯,谷城聊自庇。

明哲能保身,辟谷实虚伪。

(0)

车中无事辄得小诗,宿店后即书于壁·其一

茅屋三间古道旁,小姑质朴亦端庄。

隔溪眉样青如许,携镜临流理晓妆。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