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马伏波聚米为山谷二首·其二》
《马伏波聚米为山谷二首·其二》全文
清 / 王家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河山争战阅兴亡,策敌谁如马援长。

擘画兵机娴借箸,指陈虏势易探囊。

秦关渺小如沧粟,蜀道崎岖转峙粮。

斗大西城危釜底,潜师早已度陈仓。

(0)
鉴赏

此诗《马伏波聚米为山谷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王家枚所作,通过描绘历史战场的变迁与战略布局,展现了对古代军事谋略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首句“河山争战阅兴亡”,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将战争与江山的更迭联系起来,暗示了战争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接下来,“策敌谁如马援长”一句,直接点出马援作为古代杰出将领的智谋与才能,引出了对马援军事策略的赞美。

“擘画兵机娴借箸,指陈虏势易探囊”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马援在军事战略上的高超技艺。借用“借箸”这一典故,形象地表现了马援在筹划作战时的细致与周密;而“指陈虏势易探囊”则表达了他对敌情的洞察力,仿佛能轻易掌握敌人的战略意图。

“秦关渺小如沧粟,蜀道崎岖转峙粮”两句,对比秦地与蜀地的地理差异,前者平坦广阔,后者险峻崎岖,但马援却能巧妙利用地形,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体现了他在战略部署上的独到之处。

最后,“斗大西城危釜底,潜师早已度陈仓”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马援军队的行动。将西城比作斗中的水,釜底喻为危险之地,而“潜师”则暗指军队秘密行军,最终成功越过陈仓,展现了马援军队的神速与战术的精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援军事才能的赞颂,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智慧与策略,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古代军事文化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家枚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过圆觉院简照上人

一洗糟粕地,再闻钟梵音。

前身老东院,具体小西林。

自昔知味少,于今无巷深。

是中有妙理,直下试参寻。

(0)

次刘机将仕韵

承平玉烛四时和,处处惟闻击壤歌。

富国不须搜粟尉,劝民当应力田科。

使君身似社樗老,故里贤如乔木多。

今日九原诚可作,吾谁归者有东坡。

(0)

感事三首·其一

中原耆旧老江东,泪洒军前草木风。

巫峡山高苦霜雪,附书那有北来鸿。

(0)

费子范以予铭其父墓持锦物相饷尽归之姑留洮州绿石研一作诗谢之·其一

大费家声星斗垂,乃翁名迹世人知。

平生于此辞无愧,不减东京有道碑。

(0)

高邮因师蒲萄芦雁秋瓜三种·其二芦雁

莫话凄凉塞北秋,衔芦避弋使人愁。

与君细展江南画,水宿沙眠得自由。

(0)

月湾以路学正摄番江长收租长洲有怀朽钝赋诗远寄次韵为谢

学道如撑上峡船,蹉跎富贵与神仙。

对床犹记听风雨,讲席何堪数岁年。

少日朋侪随化尽,晚涂老病有谁怜。

故人厚问今何似,筋力虽衰尚服田。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