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夕那禁雨,梅天已思秋。
未明孤枕倦,相吊一灯愁。
有恋惭沧海,无机奈白头。
何人得浓睡,溪上钓鱼舟。
旅夕那禁雨,梅天已思秋。
未明孤枕倦,相吊一灯愁。
有恋惭沧海,无机奈白头。
何人得浓睡,溪上钓鱼舟。
此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雨夜氛围和内心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深夜寂寞中的孤独与思念。首句“旅夕那禁雨”直接把读者带入一个连绵不绝的雨夜之中,这里的“那禁”意味着长时间的降雨,而“旅夕”则暗示了夜晚的寂寞和远行者的孤独感受。
接着,“梅天已思秋”通过梅花与秋天的联系,传递出诗人对秋天的憧憬和怀念,这里的“梅天”即使是在雨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的心境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雨夜中的梅花似乎让他更容易陷入思绪之中。
第三句“未明孤枕倦”则转向了内心世界,“未明”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而“孤枕倦”描绘了一种身在异乡、夜不能寐的疲惫感。这里诗人通过“孤枕”强调了自己的孤独和无依。
紧接着的“相吊一灯愁”则是对这种孤独情怀的一种抒发,诗人在黑暗中点燃一盏灯火,与之相对而坐,这份寂寞与愁绪似乎更加浓重了。这里的“相吊”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种自我安慰。
接下来的两句“有恋惭沧海,无机奈白头”,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尽的乡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里的“恋”指的是对故土、亲人的深情,而“惭沧海”则是这种情感之广大与深沉,无法用语言表达。而“白头”则是时间的象征,对于年华老去而又无力回天的哀伤。
最后两句“何人得浓睡,溪上钓鱼舟”,诗人通过对他人的平静生活的一种羡慕和对比,来强调自己的不幸。这里的“浓睡”意味着深沉的睡眠,而“溪上钓鱼舟”则是一幅宁静的夜景图画,但这种宁静与诗人自己相距甚远。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诗人在雨夜中的孤独、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抒情之作。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
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
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
青松高百尺,绿蕙低数寸。
同生大块间,长短各有分。
长者不可退,短者不可进。
若用此理推,穷通两无闷。
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
中间复何有,冉冉孤生竹。
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时绿。
虽谢椿有馀,犹胜槿不足。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曹公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仲尼云:后世知丘者春秋。
又云:春秋之旨微而婉也。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窅窅穷泉埋宝玉,駸駸落景挂桑榆。
夜台暮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借问江湖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生还有几家。
却到帝乡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
年长身转慵,百事无所欲。
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
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
短鬓经霜蓬,老面辞春木。
强年过犹近,衰相来何速。
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
渐少不满把,渐短不盈尺。
况兹短少中,日夜落复白。
既无神仙术,何除老死籍?
只有解脱门,能度衰苦厄。
掩镜望东寺,降心谢禅客。
衰白何足言,剃落犹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