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逐旌旗过板桥,世途多难竟蓬飘。
步兵校尉辞公府,车骑将军忆本朝。
醉里旧游还历历,病中衰鬓奈萧萧。
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曾逐旌旗过板桥,世途多难竟蓬飘。
步兵校尉辞公府,车骑将军忆本朝。
醉里旧游还历历,病中衰鬓奈萧萧。
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名为《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其二)》。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非常富有特色,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曾逐旌旗过板桥,世途多难竟蓬飘。"
这里的“旌旗”指的是军队的旗帜,“板桥”则是一个地名。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曾经跟随军队辗转于各个地方的经历,同时也反映出那种生活中的艰难和不稳定。
"步兵校尉辞公府,车骑将军忆本朝。"
“步兵校尉”和“车骑将军”都是官职名,诗人通过这些称呼表达了自己对过去荣耀的回忆以及对于曾经所属政权的怀念。
"醉里旧游还历历,病中衰鬓奈萧萧。"
这两句则描绘出诗人的现状,他在醉酒中回想过往的欢乐时光,同时也感慨于自己的衰老和身体上的疾病。
"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遗簪”指的是遗失的发簪,“堕履”则是破旧的鞋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他目前孤独和落魄的情况。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罗隐精湛的笔法和深邃的情感,而且还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经历、历史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