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其二》
《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曾逐旌旗过板桥,世途多难竟蓬飘。

步兵校尉辞公府,车骑将军忆本朝。

醉里旧游还历历,病中衰鬓奈萧萧。

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0)
翻译
曾经跟随旗帜走过板桥,世道艰难我像浮萍漂摇。
步兵校尉离开官署,车骑将军怀念往昔朝廷荣耀。
醉酒中旧日游历记忆犹新,病中白发稀疏显得凄凉。
失落的发簪和鞋子或许会让人怀念,如今门客身份仅是低级僚佐。
注释
曾逐:曾经跟随。
旌旗:旗帜。
板桥:木板桥。
世途:世间道路。
多难:艰难困苦。
竟:最终。
蓬飘:像蓬草随风飘荡。
步兵校尉:古代官职,负责步兵。
辞:离开。
公府:官署。
车骑将军:古代高级将领。
忆:怀念。
本朝:原来的朝廷。
醉里:酒醉之中。
旧游:昔日的游历。
历历:清晰可见。
衰鬓:衰老的鬓发。
奈:无奈。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声音凄凉。
遗簪:失落的发簪。
堕履:掉落的鞋子。
应:应该。
留念:怀念。
门客:古代贵族家中的宾客。
如今:现在。
下僚:地位较低的僚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名为《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其二)》。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非常富有特色,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曾逐旌旗过板桥,世途多难竟蓬飘。"

这里的“旌旗”指的是军队的旗帜,“板桥”则是一个地名。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曾经跟随军队辗转于各个地方的经历,同时也反映出那种生活中的艰难和不稳定。

"步兵校尉辞公府,车骑将军忆本朝。"

“步兵校尉”和“车骑将军”都是官职名,诗人通过这些称呼表达了自己对过去荣耀的回忆以及对于曾经所属政权的怀念。

"醉里旧游还历历,病中衰鬓奈萧萧。"

这两句则描绘出诗人的现状,他在醉酒中回想过往的欢乐时光,同时也感慨于自己的衰老和身体上的疾病。

"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遗簪”指的是遗失的发簪,“堕履”则是破旧的鞋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他目前孤独和落魄的情况。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罗隐精湛的笔法和深邃的情感,而且还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经历、历史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省躬诗·其三十四

德义早安排,十三年前语。

今日初度日,惭愧汗如雨。

(0)

省躬诗·其十二

血气相驱役,真成傀儡身。

不知伏火处,那知已成焚。

(0)

省躬诗·其一

燕子语梁间,天籁各自发。

家童勿垂帘,出入任飞越。

(0)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三

古德相传只此明,十分明是十分行。

愦昏决事终成暝,想像为知仅是名。

明照应须莫浪指,躬行切忌不完成。

醒来幻梦一齐歇,若个为明若个诚。

(0)

杂诗二十二首·其八

瓶罂罕储粟,谬怀挥千金。

蓬门有贫客,原田乏澍霖。

带钩固无几,解以酬知音。

秋气正萧瑟,勿厌杯中斟。

(0)

送冢宰闵曾泉予告驰驿旋里二首·其二

风月平分入锦堂,罥云老树郁苍苍。

杖藜数点孤峰晓,蜡屐一生几两忙。

龙隐具区犹带雨,葵悬魏阙故倾阳。

相看剩有烟霞骨,寤寐淄黉未可忘。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