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三》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三》全文
明 / 曹于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古德相传只此明,十分明是十分行。

愦昏决事终成暝,想像为知仅是名。

明照应须莫浪指,躬行切忌不完成。

醒来幻梦一齐歇,若个为明若个诚。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名为《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三)》。诗中探讨了“明”与“行”的关系,以及对知识与实践的理解。

首句“古德相传只此明,十分明是十分行”,意味着古人传下的智慧在于明白真理,并且这种明白必须付诸行动。接下来,“愦昏决事终成瞑,想像为知仅是名”两句,指出如果只是空想而不付诸实践,那么即使有所理解也只是徒有虚名,无法解决问题。

“明照应须莫浪指,躬行切忌不完成”强调了明白之后应当谨慎地指明方向,而行动则要坚决彻底,不可半途而废。最后,“醒来幻梦一齐歇,若个为明若个诚”表达了觉醒后,虚幻的梦想都会消散,真正的明白与真诚才是值得追求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明与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在于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以达到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效果。

作者介绍

曹于汴
朝代:明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猜你喜欢

蛇蜕

平生恶蛇虺,不欲见其形。

长蜕忽挂墙,阴风动馀腥。

昆虫乃有此,含毒性不灵。

一蜕一长养,速刈积草青。

蚕蜕茧盈箔,蝉蜕离污浊。

龙蜕气乃神,陋尔留残壳。

螫手急解腕,为害古来恶。

剑断炎汉兴,笏击中丞卓。

深山大泽去,慎勿穴城郭。

(0)

汉世祖

白水龙飞绍赤精,鸱枭尽入太官羹。

三驱只贷樊崇死,侯印应惭不义名。

(0)

题李太白观瀑图

忆昔李谪仙,泛舟彭湖东。

遂登庐山顶,直上香炉峰。

遥望瀑布水,自天垂白虹。

大声回九地,浮光散虚空。

万木震辟易,千崖殷钟镛。

清凉入肌骨,如归广寒宫。

赋诗留人间,至今响沨沨。

丹青极摹写,欲代玄造功。

逸驾不可追,举头睇飞鸿。

倚歌无人和,引袖乘长风。

(0)

二十一夜·其一

檐角长庚出未高,半规霜月见秋毫。

胸中已是无波井,却为鸡声起怒涛。

(0)

美人行

锦云窣地春风软,彩鸾影展乌云绾。

绣茸慵理怯馀寒,宝凫烟断花阴转。

露晞香径苔藓肥,凤鞋湿翠行迟迟。

凭阑无语何所思,默看双蝶花间飞。

(0)

新乡媪

蓬头赤脚新乡媪,青裙百结村中老。

日间炊黍饷夫耕,夜纺棉花到天晓。

棉花织布供军钱,倩人辗谷输公田。

县里公人要供给,布衫剥去遭笞鞭。

两儿不归又三月,祇愁冻饿衣裳裂。

大儿运木起官府,小儿担土填河决。

茅櫩雨雪灯半昏,豪家索债频敲门。

囊中无钱瓮无粟,眼前只有扶床孙。

明朝领孙入城卖,可怜索价旁人怪。

骨肉生离岂足论,且图偿却门前债。

数来三日当大年,阿婆坟上无纸钱。

凉浆浇湿坟前草,低头痛哭声连天。

恨身不作三韩女,车载金珠争夺取。

银铛烧酒玉杯饮,丝竹高堂夜歌舞。

黄金络臂珠满头,翠云绣出鸳鸯裯。

醉呼阉奴解罗幔,床前爇火添香篝。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