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山中草亦灵,参差小朵结菁英。
玉团紫气晴霞淡,金缕红光晓日明。
四皓自餐商谷稳,九茎曾见泰阶平。
蟠桃春色应同永,香比蟾枝此更清。
方丈山中草亦灵,参差小朵结菁英。
玉团紫气晴霞淡,金缕红光晓日明。
四皓自餐商谷稳,九茎曾见泰阶平。
蟠桃春色应同永,香比蟾枝此更清。
这首宋朝释行海的《太后永寿寺方丈紫芝》描绘了一幅方丈山中灵芝的生动画面。首句“方丈山中草亦灵”,点出紫芝生长在深山之中,暗示其非凡的品质。接下来的“参差小朵结菁英”描绘了紫芝丛生的形态,犹如精致的艺术品。
“玉团紫气晴霞淡,金缕红光晓日明”运用比喻,将紫芝比作玉质的团块,其色彩与晴空中的淡紫色云霞、朝阳的金色光辉相映成趣,显得神秘而绚丽。
“四皓自餐商谷稳,九茎曾见泰阶平”借用了历史典故,四皓是古代隐士,此处表示紫芝如同他们所食的仙粮,能带来安宁与祥瑞;“九茎曾见泰阶平”则寓言紫芝的吉祥象征,意味着天下太平。
最后两句“蟠桃春色应同永,香比蟾枝此更清”以蟠桃和月宫的桂花相比,赞美紫芝的长久生命力和清雅香气,寓意其超凡脱俗的品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赞美了方丈寺中紫芝的神奇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和谐的向往。
阮籍性嗜酒,嵇康不言钱。
二公生颇异,谁云贤不贤。
我无嗣宗才,亦无夷甫权。
懒向陌中走,秪爱山中眠。
酿泉成美酒,作诗成长篇。
求道心是道,脩仙身是仙。
不蕲皇命召,须待玉音宣。
何时出世间,骑鹤上青天。
胜地环江渚,楼居俯岸沙。
夐吞银汉窅,高傍碧空斜。
曲径低飞鸟,长波漾落花。
青藜宵隐映,翠竹晓交加。
林影侵书幌,川光上钓槎。
汀寒浮月露,山晚护云霞。
眺远晴偏适,临清景更佳。
桃源仙客境,栗里逸人家。
一自登朝著,空惊历岁华。
昔时游赏处,惆怅隔天涯。
文水瀰瀰,远有源委。于赣于丰,合流不已。
文水沄沄,其流成纹。层澜涌秀,千古一春。
维水之秀,维林峦之茂。山川郁盘,雄冠江右。
毓秀钟灵,贤才挺生。孤忠大节,日月争明。
郡侯戾止,承流致理。不亟不徐,我民慰喜。
郡侯载临,遂我民之心。愿言惠泽,与文水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