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何所有,遗像鹿台山。
为是悬车处,常闻曳履还。
诸生从上党,三老自壶关。
伏腊蘋蘩外,谈经俎豆间。
祠堂何所有,遗像鹿台山。
为是悬车处,常闻曳履还。
诸生从上党,三老自壶关。
伏腊蘋蘩外,谈经俎豆间。
这首挽章描绘了对刘太保文安公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首句“祠堂何所有,遗像鹿台山”以祠堂内的遗像作为切入点,将文安公的形象与鹿台山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为是悬车处,常闻曳履还”两句,通过描述文安公退休后仍不忘勤勉,经常穿着官靴行走的情景,展现了他勤政爱民、清廉自守的高尚品德。
“诸生从上党,三老自壶关”则点明了文安公深受民众爱戴,不仅在上党地区,连三老都从壶关赶来表达敬意,进一步凸显了他的影响力和威望。最后,“伏腊蘋蘩外,谈经俎豆间”两句,通过描写文安公在祭祀活动之外,还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弟子们谈论经书,体现了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颇有造诣,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杰出人物。
整体而言,这首挽章通过对文安公生前事迹的简要回顾,表达了对其卓越贡献和高尚人格的深切怀念与赞美,同时也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共同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