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许长史筝伎篇》
《和许长史筝伎篇》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君不闻秦筝多慢声,平台女儿新长成。

家本邯郸行步好,生年十三指爪清。

安得此双弦索手,那能独酌高阳酒。

正值倾囊无俸钱,将来换马还肯否。

自从解赠同心结,不惜樽前香腕折。

几回玉柱雁池飞,春愁散作梁园雪。

合就罗敷陌上桑,含颦一啭发中堂。

遥知华发王门客,纵是风流也断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筝伎在宴会上演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筝伎的技艺与情感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如“秦筝多慢声”、“家本邯郸行步好”,不仅描绘了筝伎的音乐才能,也暗示了她的出身背景。接着,“安得此双弦索手”一句表达了对筝伎技艺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渴望与之共饮的亲近之情。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情境的对比,如“正值倾囊无俸钱,将来换马还肯否”,既体现了筝伎生活境遇的艰辛,又展现了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自从解赠同心结,不惜樽前香腕折”则进一步展示了筝伎为艺术付出的牺牲精神,以及她在宴会中的角色与地位。最后,“几回玉柱雁池飞,春愁散作梁园雪”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筝伎的情感与外界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丰富,通过对筝伎形象的刻画,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适值刘从道供奉往信阳镇用前韵送之

君马匆匆赴信阳,虽云同郡似它方。

村沙卷尽黄昏日,海水吹成半夜霜。

别恨不须青草色,归期当及小桃香。

閒官冷局遥相望,两觉迢迢岁月长。

(0)

述鸥

水滨老父忘机关,醉眠古石红蕖间。

绿波荡漾意不动,白云往来心与閒。

有鸥素熟翁如此,命侣呼俦就翁喜。

相亲饮啄少畏避,自浮自沉不惊起。

渔人窥之即谋取,手携罗罔来翁所。

群鸥瞥见皆远逝,千里翩翩一回顾。

鸥不薄翁翁勿疑,避祸未萌真见机。

渔人罗罔不在侧,敢辞旦夕从翁嬉。

(0)

子夜四时歌.春

二月春色来,三月春色老。

东风收花去,满地留芳草。

(0)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其十八北湖

尘污远已留,渌净此不杂。

僻招水鸟栖,清数游鱼鬣。

(0)

归溪上

市朝尘土污人衣,远忆云山便赋归。

溪水绕门秋欲晚,苕花漠漠鹭鸶飞。

(0)

观宗室伯山司户诗卷

参军暂辍簿书忙,为我聊开古锦囊。

玉骨已能含秀气,珠玑那解不辉光。

王孙挟策真难事,妙质如君岂易量。

它日雠书天禄阁,声名端可继刘郎。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