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去几风尘,江上青峰是故人。
岂必龟蒙情独散,分明陆贾语多新。
金陵诗社谁争长,鲁国儒生自有真。
我亦金门多病客,鉴湖何日乞閒身。
百年来去几风尘,江上青峰是故人。
岂必龟蒙情独散,分明陆贾语多新。
金陵诗社谁争长,鲁国儒生自有真。
我亦金门多病客,鉴湖何日乞閒身。
这首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百年来去几风尘,江上青峰是故人”,以“风尘”喻世事变迁,江上的青峰象征着永恒不变的友情,暗示了尽管时光流转,但深厚的友谊如同青山一样历久弥坚。
颔联“岂必龟蒙情独散,分明陆贾语多新”,引用古代文人龟蒙和陆贾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友情并不因时间或环境的变化而消散,反而能从新的对话中获得新的启示和理解。
颈联“金陵诗社谁争长,鲁国儒生自有真”,提到金陵诗社和鲁国儒生,既是对古代文化盛况的追忆,也是对当下文化传承的期许,暗示了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文化精神和人文情怀都是值得追求和传承的。
尾联“我亦金门多病客,鉴湖何日乞閒身”,诗人自比为金门的多病之客,表达了自己虽身患疾病,但仍渴望像鉴湖那样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人物的描绘,以及对友情、文化、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钟动市声绝,夜禁严鞭笞。
独许浮屠氏,铙呗恣□□。
□□有病死,信巫不信医。
既死又信佛,佛事殊不赀。
儿女数欢戏,顿失哭泣悲。
一家不若是,里巷讪笑之。
高堂十七篇,岂不存丧仪。
世事无一古,儒业偏独衰。
略无一点南来风,日日褰裳泥雨中。
端午到家复失约,良辰阙酒非真穷。
世情故宜俗眼白,时事不改戎葵红。
三年为客可归矣,亦念儿曹思乃翁。
治郡愧坐啸,归田服躬耕。
始觉少年误,浪作万里行。
书传极古汲,词艺争先鸣。
岂知老欲死,一事终无成。
之子初游远,物务思经营。
北望中原阔,东视长江倾。
金陵冠盖地,岂无倒屣迎。
心赏少不至,谨无负平生。
风尘矫虔称寡孤,疲氓暴骨纷痕瘏。
骤得如愿宫亭湖,鬼妾色悲充尔娱。
老夫旅庖悭薪蔬,爨仆揶揄朝连晡。
畴昔过君观异书,谇语谓为饥所驱。
前二千石出无驴,徒步亦无傍人扶。
忽往倏还元不拘,休官解缚身自如。
有酒可再折简呼,索诗即恐技如鼯。
归与归与巾柴车,不用祖席歌骊驹。
青山白云落吾手,春天梦断章台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