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杂兴·其二》
《秋日杂兴·其二》全文
宋 / 敖陶孙   形式: 古风

昼气差小祥,夜气益以清。

林端动华彩,初月当我楹。

涧光若翻鹤,草露如栖萤。

揽衣一徙倚,肝鬲涵空明。

一室噤众籁,寂寥无人声。

落叶忽堕瓦,忧心还独惊。

(0)
翻译
白天的气氛稍微宁静,夜晚的气息更加清新。
树林边缘闪烁着华美的光彩,初升的月亮照在我门前的柱子上。
山涧的光芒像白鹤翻飞,草叶上的露珠如同栖息的萤火虫。
我披上衣服,徘徊不定,内心感到空灵明亮。
整间屋子静得连细微的声音都听不见,一片寂静,没有人的声音。
突然,落叶掉落在屋瓦上,我的心又因这孤独的景象而惊动。
注释
昼气:白天的气氛。
差小祥:稍微宁静。
夜气:夜晚的气息。
益以清:更加清新。
林端:树林边缘。
华彩:华美的光彩。
初月:初升的月亮。
当:照在。
楹:门前的柱子。
涧光:山涧的光芒。
翻鹤:像白鹤翻飞。
草露:草叶上的露珠。
栖萤:如同栖息的萤火虫。
揽衣:披上衣服。
徙倚:徘徊不定。
肝鬲:内心深处。
涵空明:感到空灵明亮。
一室:整间屋子。
噤:静止。
众籁:细微的声音。
寂寥:寂静。
无人声:没有人的声音。
落叶:落叶。
堕瓦:掉落在屋瓦上。
忧心:心中忧虑。
独惊:独自惊动。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敖陶孙的《秋日杂兴(其二)》描绘了秋日夜晚的静谧与清冷。首句“昼气差小祥,夜气益以清”展现了白天的微凉逐渐被夜晚的清凉所取代,暗示着季节的转换。接下来,“林端动华彩,初月当我楹”描绘了树林间月光的华美,如若屏障般照在屋檐下,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涧光若翻鹤,草露如栖萤”运用比喻,将涧水的反光比作翻飞的白鹤,草叶上的露珠则像栖息的萤火虫,增添了画面的生动和幽深。诗人“揽衣一徙倚”,独自徘徊,感受到内心的澄明与寂静。“肝鬲涵空明”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灵与心境的开阔。

“一室噤众籁,寂寥无人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寂,连细微的声音都消失不见。最后两句“落叶忽堕瓦,忧心还独惊”,落叶偶然坠落瓦间,触发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淡淡的忧虑,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作者介绍

敖陶孙
朝代:宋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猜你喜欢

送古为徐聘君

少君早有箕山志,昔者闻之西涧公。

倾盖无堪赠程子,式闾犹记吊林宗。

老夫久已植其杖,此士孰能招以弓。

耄矣心知难再面,乱山千叠暮云浓。

(0)

老叹

肘后奇书懒更开,只今年鬓已相催。

但闻方士腾空去,不见童男入海回。

无药能留炎帝在,有人曾哭老聃来。

醉乡一路差堪向,终拟刘伶冢畔埋。

(0)

又二首·其一

诸子皆蠡管,惟聃说大方。

其隅四无有,于道两相忘。

未易五车尽,难将寸矩量。

楚辞迷极际,柳对昧中旁。

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

更须参孟叟,归宿要知乡。

(0)

赠蜀士卢石受二首·其一

蜀郡卢夫子,沉冥不偶时。

幽深病梨赋,奇怪磔蟆诗。

古有严并李,今无旷与夔。

何当短檠下,历历叩群疑。

(0)

题金华王山甫吟稿

载贽来相觅,挑灯读失惊。

尊公王逸少,外祖郑康成。

子壮堪传嫡,吾衰浪得名。

江湖有公论,不必问钟嵘。

(0)

题张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其二

白头召寘石渠中,将析微言合异同。

灵寿不扶汉庭上,儒衣空立鲁门东。

谁云丞相知殷侑,漫费君王遣所忠。

犹觉暮年有遗恨,书成未及质文公。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