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先生懒出门,岂因残暑废杯樽。
海山六月还堪赏,红日升时露未乾。
自是先生懒出门,岂因残暑废杯樽。
海山六月还堪赏,红日升时露未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之所以不愿出门,并非因为炎热的天气,而是他的内心之懒,一种对尘世的淡泊与超脱。诗中通过“岂因残暑废杯樽”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喜爱,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依然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接着,“海山六月还堪赏,红日升时露未乾”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六月的海山,即便是在炎炎夏日,也依然有着值得观赏的美景。当红日初升之时,露水还未完全蒸发,这样的景象既清新又充满生机,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形象的刻画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传达出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诗中流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我内心的探索,都是明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体现。
桂阳有仙人,姓成名武丁。
胡为堕人世,人惟识其形。
一日语其弟,吾将返青冥。
乃曰此七夕,上天呼群灵。
织女欲渡河,暂诣牵牛星。
诸仙尽还宫,天路罗云軿。
吾亦向祈召,当往不得停。
弟问何时还,答云三千龄。
明日失丁在,恍惚迷所经。
后世凡此节,儿女喧家庭。
纵横具针缕,花果排甘馨。
贪巧但云得,欲寐曾莫宁。
俗尚每怪妄,吾言谁见听。
太常旧得同科第,幕府今还次姓名。
作记马周文已赡,书丹程邈隶尤精。
定知二美能传久,从此三家觉转荣。
每对雄词观健笔,自惭孤迹附群英。
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镬。
时行古关道,十步九立脚。
烟云炙尽散,树木晒欲落。
喉鼻喘不接,齿舌津屡涸。
担血僮破领,鞍汗马濡膊。
幽坑困猿狖,密莽渴鸟雀。
至此因自谓,胡为就名缚。
所利缘底物,奔走冒炎恶。
尘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
因念吾故园,左右悉林薄。
昔我未第时,此有文酒乐。
长松借高荫,飞瀑与清濯。
层崖对僧咏,大石引客酌。
畏景虽赫然,无由此流烁。
于今只梦想,欲往途路邈。
所效殊未立,期归尚谁约。
徒尔发短歌,西首谢岩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