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皆蠡管,惟聃说大方。
其隅四无有,于道两相忘。
未易五车尽,难将寸矩量。
楚辞迷极际,柳对昧中旁。
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
更须参孟叟,归宿要知乡。
诸子皆蠡管,惟聃说大方。
其隅四无有,于道两相忘。
未易五车尽,难将寸矩量。
楚辞迷极际,柳对昧中旁。
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
更须参孟叟,归宿要知乡。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又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古人之口,表达个人学术观点和修养境界的诗歌。
“诸子皆蠡管”这一句,引用了儒家经典《论语》,意指孔子的弟子们都像竹简一样,只有孔子才能通晓大道。"惟聃说大方"则是说只有聃(即公孙龙)能谈论到大的原则和方向。
“其隅四无有,于道两相忘”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到道的境界的追求,即达到忘我之境,只专注于道而不问其他。"未易五车尽,难将寸矩量"则是说儒家的经典如同五车书籍众多,不容易完全读完,更难以用简单的尺度去衡量。
“楚辞迷极际”指的是《楚辞》这部诗歌作品,内容广博、深奥,难以穷尽。"柳对昧中旁"可能是借用了柳下惠和孔子对坐的故事,形容自己的学问尚浅,无法与圣贤相比。
“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则是通过自然界的事物来反映人生的态度,即便是一只小鸟在丘陵上栖息,也不觉得地方狭小;而蚂蚱为争夺一隅之地却劳碌奔波,这里借此表达了诗人对于修养的看法,认为应该超脱世俗的纷争。
“更须参孟叟”则是说还需要去学习和探讨儒家的经典,如《孟子》、《论语》,不断深造。"归宿要知乡"意味着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后,要知道自己的根基所在,即回到自己的本真。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修养的追求,以及对儒家经典的崇敬与自我期许。通过古人的引用和自然景物的比喻,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道德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