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明府迁倅吉安》
《刘明府迁倅吉安》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古风

君不见召翁卿,当年抚字著贤声。

躬劝耕桑循陇亩,留得人传召父名。

又不见杜公君,从来绩誉比前闻。

底事令人歌杜母,祇缘节爱念弥殷。

以此方知古为政,不在苛条与虐令。

赫赫虽无在处称,既去人心思莫竟。

刘君治行有谁先,两汉家声旧所传。

仁比南阳蒲示辱,义似山阴惟一钱。

人道君才非百里,展骥功应别驾起。

岭北烽烟接岭南,父母之思犹孔迩。

(0)
鉴赏

此诗《刘明府迁倅吉安》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对比召翁卿与杜公君的为政之道,强调了古时政治的精髓在于仁爱与体恤民情,而非苛刻的法规或严酷的命令。诗中赞扬了刘明府的治理才能和品德,以其对地方的贡献与影响,展现了古代政治家的风范。

首句“君不见召翁卿”,以历史人物召翁卿开篇,引出其以仁政著称的故事,接着描述他亲自指导农桑,遵循田间劳作,留下美名流传后世。随后,“又不见杜公君”转而提及杜公君,以其业绩与声誉相比较,进一步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诗中提到人们歌唱杜母,是因为杜公君对民众的关怀与爱护更加深切,这种情感的表达深化了对仁政的理解。

接下来,“以此方知古为政”一句点明主题,指出古代政治的核心在于仁爱与体恤,而非形式上的苛责或暴力统治。通过“赫赫虽无在处称,既去人心思莫竟”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即使离去,人们对其怀念之情依旧深重,这正是仁政的体现。最后,诗人以刘明府为例,赞扬其治理地方的才能与品德,将其与南阳的蒲、山阴的钱相比,进一步凸显其仁义之举。诗中还提到刘明府的才能虽非百里之遥,但其功绩却能超越常人,展现出其非凡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比喻,深刻地阐述了古代政治家应秉持的仁政理念,以及这种理念对民众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诗中对刘明府的赞美,不仅体现了对个人品德的推崇,也反映了对古代政治智慧的传承与敬仰。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古意

早起尚微雨,惊风森万木。

白云度岭来,悠然止林麓。

细径倚山开,策崄凌重谷。

一鸟啼林端,萧然天地肃。

寒湍涤宿滓,御风振筇竹。

至理足人心,触境即来复。

心忘境亦忘,何私相起伏。

(0)

赠黄伴莲

江峰青到槛,庭树碧过邻。

此地数椽屋,今时一古人。

论诗家有法,藏药室生春。

白首贫交久,间来独与亲。

(0)

五丁关

门户划秦蜀,雄关辟五丁。

阴岩存古雪,晓树阁秋星。

涧曲道相望,天低昼亦冥。

金牛通得否,搔首问山灵。

(0)

春兴·其四

浮远余空亭,乃在君山巅。

我楼与亭对,下视皆麦田。

恍共山灵博,碧罫为棋盘。

又如竞妆服,藻野兼缛川。

年前少雪泽,麦性不畏乾。

青葱兆成实,鸟雀声先欢。

疲氓不敢庆,硬饼何时餐。

还望雨旸若,禾熟如麦然。

后丰补前歉,庶几课税完。

竭力服农亩,输饟不我宽。

(0)

书怀·其四

枯桐偃道畔,雪霰竞相侵。

不知谁采取,刻作云门琴。

一弹复再弹,凤鸟闻声至。

回首抛弃时,穷通何回异。

岂不感恩情,其如不复生。

朽质长已矣,空存身后名。

悠悠身后名,郁郁穷途志。

著书藏名山,本是无聊事。

(0)

白泥差次见比户皆食蒿喟然作采蒿行寄戴商山观察

哀鸣满四墅,四野无稻粱。

可怜声嗷嗷,日夜鸣饥肠。

长欃无处觅黄独,中野惟蒿带烟绿。

口实乃与角龙争,性命但凭寸茎续。

鹑衣村妇蓬鬓鬖,后者五五前三三。

终朝采蒿蒿满篮,携篮归来红日酣。

释之蒸之如荠甘,土锉一饱偕夫男。

夫男一饱力可用,踯躅水田秧插种。

青青田中秧,籽粒借官仓。

所祝刈获丰,官仓得填偿。

囊有余粟充资粮,蒿兮蒿兮谁尔尝。

苦忆年年谷未熟,打稻交官犹未足。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