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天星高复低,扁舟夜泊语儿溪。
酒醒忘却半宵梦,记得栖乌不住啼。
月黑天星高复低,扁舟夜泊语儿溪。
酒醒忘却半宵梦,记得栖乌不住啼。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泊船于溪边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与思考。首句“月黑天星高复低”,以“月黑”开篇,营造出夜晚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紧接着“星高复低”则描绘了星空的动态美,星星在夜空中忽高忽低地闪烁,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扁舟夜泊语儿溪”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那艘静静停泊在溪边的小船,以及船上的诗人与溪水之间的对话。这里的“语儿溪”不仅是一个地点的名称,更蕴含着诗人与自然、与内心深处对话的意味,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亲近。
接下来,“酒醒忘却半宵梦,记得栖乌不住啼”两句,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酒后的清醒让诗人回想起半梦半醒间的片段,但更让他难以忘怀的是夜深时分,栖息在树枝上的乌鸦不时发出的啼叫声。这啼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也唤醒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通过这一细节,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活琐碎瞬间的深刻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妾在钱塘小江曲,门前岁岁春波绿。
绿波涵影晓汪汪,素练平铺光一幅。
垂杨十里锁轻阴,芙蓉半渚瀁清馥。
翠云贴水风飕飕,白蘋红蓼催早秋。
大姑小姑惜芳游,朝朝拟棹江中流。
荷盖斜张低覆舟,见花颦眉愁复愁。
移舟西来泊花底,藕花染红蘋叶紫。
拾蘋犹恨蘋无根,采莲却喜莲多子。
妾身不为浮蘋生,宁作莲花守红死。
银壶绿酒沾春宴,环佩朝回奉天殿。
平生不作儿女悲,独向高彬泪如霰。
高彬昔年桑梓雄,好贤乃有古人风。
东林诗社静来结,北海酒樽长不空。
朅来弓剑已萧索,短发如丝犹好客。
塞上葡萄火齐红,宣州梨子鹅儿白。
沉绵不独重相知,文采今还胜昔时。
小楼焚香每读《易》,净几把笔常题诗。
今晨我作平原别,高彬不意情欲绝。
芙蓉香冷不堪赠,杨柳枝黄未宜折。
龙湾江口石城头,一幅蒲帆万里秋。
暮云红树傥相忆,应有音书慰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