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为无聊借酒浇,酒边情况更无聊。
不知怅望缘何事,但觉欢情日渐消。
本为无聊借酒浇,酒边情况更无聊。
不知怅望缘何事,但觉欢情日渐消。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遣愁(其二)》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却愁绪更甚的情感。首句“本为无聊借酒浇”直接揭示了诗人原本因为心情烦闷而借助饮酒来排解,然而第二句“酒边情况更无聊”却暗示了酒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让周围的环境和心境显得更加空虚无趣。接着,“不知怅望缘何事”,诗人迷茫地问自己为何会如此惆怅,这反映了内心的困惑和迷茫。最后一句“但觉欢情日渐消”则进一步强调了欢乐之情在愁绪的侵蚀下逐渐消逝,凸显了诗人深深的忧郁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饮酒为线索,通过描绘饮酒后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愁绪的深重和生活的孤寂,具有较强的抒情效果。
隔水星繁,丛蔓露瀼,江上天阔。
嫠蟾永夕窥人,可惜木樨难折。
阑干倚遍,未信鸟道巉岩,峨嵋还有春前雪。
谁唱白铜鞮,杂芦笙音节。风发。
去波萍梗,残醉壶觞,梦中催别。
鼓打回帆,杜宇千山啼绝。
觉来依旧,对影惹起相思,同心合子双丝结。
盼到陌花开,已明年三月。
鹃红叫月,蝶翠沈烟,黄昏绣帘寂寂。
晕颊微涡,似菱华、孤影晚妆犹湿。
银屏浅约,微点染、胭脂冷色。
铸就相思金滴滴,燕子偏衔得。
佳人空掩素面,罗袖薄寒,春去怕端的。
暮雨潇潇,问天公、怎忍海棠狼藉。华年锦瑟。
啼老绿杨莺思窄。玉箸替、垂风露下,偷背兰釭立。
劝人瘦。秋来也、病腰可似疏柳。翠蛾描冷岫。
几点黛愁,楼上纤手。芳华谢久。漫种得、山中兰亩。
一夜湘江淼淼,恨羌笛不胜吹,望瑶京搔首。空有。
画罗舞袖。银屏梦觉,临镜妆谁秀。凤钗欹枕溜。
未了青春,伤心时候。衫痕检旧。怕不是、天涯中酒。
那日清歌罢奏。最堪惜、月明前,花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