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隔帘听》
《隔帘听》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隔帘听

十二绣屏深窈。翠篆余香袅。开帘怕见春光好。

祗嫁了桃花,和春也老。梦乍悄。怪黄鹂、一声声搅。

红楼小。东风偏到。不管伤春早。天涯处处生芳草。

问薶却荒冢,碧愁多少。漫凝眺。江南绿波烟渺。

(0)
鉴赏

这首《隔帘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的孤独与哀愁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十二绣屏”、“翠篆余香”、“桃花”、“梦乍悄”、“黄鹂”、“红楼”、“东风”、“芳草”、“荒冢”等,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场景。

首先,“十二绣屏深窈”,描绘了闺房内的幽静与深邃,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封闭。“翠篆余香袅”,通过余香袅袅,不仅渲染了室内的温馨氛围,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绵长。接下来,“开帘怕见春光好”,通过主人公的犹豫与恐惧,展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逃避,反映出内心的忧郁与不安。

“祗嫁了桃花,和春也老”,这一句将主人公的命运与自然界的变迁相联系,暗示了她的青春易逝,命运如同桃花般短暂而美丽,却又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接着,“梦乍悄”,通过梦境的突然消失,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空虚与失落感。

“怪黄鹂、一声声搅”,黄鹂的鸣叫打破了宁静,却也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哀愁与无奈。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写,也是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挣扎。

“红楼小。东风偏到。不管伤春早”,红楼虽小,却承载着主人公的全部世界;东风偏爱,却偏偏在春天来临之际带来伤感。这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敏感与无奈,以及对春天到来的复杂心情。

最后,“天涯处处生芳草。问薶却荒冢,碧愁多少”,芳草的生长与荒冢的出现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方面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息,另一方面则暗示了死亡的不可避免与哀愁的深重。通过提问“碧愁多少”,诗人将主人公的情感推向了极致,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岁月无情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春日中的孤独、哀愁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送衡阳归客

归客爱鸣榔,南征忆旧乡。

江山追宋玉,云雨忆荆王。

醉里宜城近,歌中郢路长。

怜君从此去,日夕望三湘。

(0)

寓言二首·其一

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

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

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0)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出师宣九命,分阃用三台。

始应幕中画,言从天上来。

丹青不独任,韬略遂双该。

坐见威棱洽,弥彰事业恢。

旌旗晓云送,鞞鼓朔风催。

虏气消残月,边声韵落梅。

羽书雄北地,龙漠寝南垓。

宠战黄金尽,输诚白日回。

离章宸翰发,祖宴国门开。

欲识恩华盛,平生文武材。

(0)

送大谷高少府

县属并州北近胡,悠悠此别宦仍孤。

应知史笔思循吏,莫料辕门笑鲁儒。

古塞草青宜牧马,春城月暗好啼乌。

彫残贵有亲仁术,梅福何须去隐吴。

(0)

贵公子行

阶前莎毬绿不捲,银龟喷香挽不断。

乱花织锦柳撚线,妆点池台画屏展。

主人公业传国初,六亲联络驰朝车。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却笑儒生把书卷,学得颜回忍饥面。

(0)

忆家二首·其一

新霁飏林初,蘋花贴岸舒。

故乡今夜月,犹得照孤庐。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