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宣九命,分阃用三台。
始应幕中画,言从天上来。
丹青不独任,韬略遂双该。
坐见威棱洽,弥彰事业恢。
旌旗晓云送,鞞鼓朔风催。
虏气消残月,边声韵落梅。
羽书雄北地,龙漠寝南垓。
宠战黄金尽,输诚白日回。
离章宸翰发,祖宴国门开。
欲识恩华盛,平生文武材。
出师宣九命,分阃用三台。
始应幕中画,言从天上来。
丹青不独任,韬略遂双该。
坐见威棱洽,弥彰事业恢。
旌旗晓云送,鞞鼓朔风催。
虏气消残月,边声韵落梅。
羽书雄北地,龙漠寝南垓。
宠战黄金尽,输诚白日回。
离章宸翰发,祖宴国门开。
欲识恩华盛,平生文武材。
此诗描绘了一个军事出征的壮观场景,通过对军队调动、将领指挥和士兵英勇作战的细致描述,展现了古代边疆战争的紧张气氛。语言雄浑,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诗人袁晖的文学才华。
首句“出师宣九命”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军队按照最高指令集结出征,这里的“九命”暗示着最高统帅的权威。紧接着,“分阃用三台”则描绘了将领们根据战略需要,分兵布防的情景。“始应幕中画,言从天上来”表达了军事行动的神圣与不可违抗,这里的“幕中画”象征着军事策划,而“言从天上来”则强调了命令的至高无上。
诗中还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如“丹青不独任,韬略遂双该”,展示了战旗和兵器的鲜明与威武。这里的“丹青”指的是红蓝两种颜色的战旗,而“韬略”则是古代将领用来藏匿军事机密的物品。
接下来的“坐见威棱洽,弥彰事业恢”和“旌旗晓云送,鞞鼓朔风催”,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壮观景象。将领们坐在高处指挥作战(威棱),士兵们则在旌旗和军鼓的激励下,勇往直前。
“虏气消残月,边声韵落梅”则通过对夜晚战争场面和寒冷边塞环境的描写,传达了边疆战事的艰苦与凛冽。这里的“虏气”指的是敌方的气息,而“边声”则是边境战事的声音。
最后,“羽书雄北地,龙漠寝南垓”和“宠战黄金尽,输诚白日回”,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场景。将领们通过书信传递着胜利的消息,而士兵们则在完成使命后返回,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军事行动的壮观和紧张,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战争与英雄主义的崇尚。同时,通过精湛的文字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那段历史的宏伟画卷之中。
漕渠如坦途,泛此往来宅。
疏川谁之功,乘木本诸益。
常疑侔沧溟,巨钓可龙伯。
那知旱暵甚,有此困涸阨。
岂无车班班,莫胜仓箱积。
譬犹一鹗飞,孰与鸷累百。
汲江劳瓮盎,祷雨费圭璧。
端为鱼鳖忧,无乃云雷斁。
安得千里波,篙师发棹歌。
愿借壮士手,为乃挽天河。
宝峰古丛林,深寂云所栖。
中有大宝藏,涌海蟠蛟螭。
庄严极精丽,金碧光陆离。
诸天渺宫殿,地轴森铁围。
雷音出妙响,震破群生疑。
天人所瞻仰,神物应护持。
吾闻金仙氏,变化难思惟。
毫端见宝刹,芥子藏须弥。
能于一尘里,法轮常转移。
谁将创物智,设此妙圆机。
佛语菩萨语,收拾靡有遗。
八万四千偈,转一弹指时。
功多用力少,权实相因依。
伟哉象教力,天造非人为。
无量大居士,精进心不疲。
夙植众德本,爰得真依归。
咄嗟檀施开,成此一段奇。
相携结胜缘,洗我既往非。
获闻第一义,刮眼资金篦。
超然脱尘垢,清净真摩尼。
《罗畴老同游栖云院瞻礼新藏》【宋·李纲】宝峰古丛林,深寂云所栖。中有大宝藏,涌海蟠蛟螭。庄严极精丽,金碧光陆离。诸天渺宫殿,地轴森铁围。雷音出妙响,震破群生疑。天人所瞻仰,神物应护持。吾闻金仙氏,变化难思惟。毫端见宝刹,芥子藏须弥。能于一尘里,法轮常转移。谁将创物智,设此妙圆机。佛语菩萨语,收拾靡有遗。八万四千偈,转一弹指时。功多用力少,权实相因依。伟哉象教力,天造非人为。无量大居士,精进心不疲。夙植众德本,爰得真依归。咄嗟檀施开,成此一段奇。相携结胜缘,洗我既往非。获闻第一义,刮眼资金篦。超然脱尘垢,清净真摩尼。
https://shici.929r.com/shici/JCHfbklZSe.html
落笔萧森遽如许,墨为根茎纸为土。
眉山作此共言好,譬犹字法称虞褚。
世人画竹不画意,谩舍丹青欲侔古。
胸中干叶本天成,心手应时那可语。
此君于我定有缘,每念移根栽小圃。
开图忽见数株新,却怪龙孙入吾户。
年来几欲断吟哦,照眼还成自难禦。
发缄又复读佳篇,诗癖遥知犹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