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渠如坦途,泛此往来宅。
疏川谁之功,乘木本诸益。
常疑侔沧溟,巨钓可龙伯。
那知旱暵甚,有此困涸阨。
岂无车班班,莫胜仓箱积。
譬犹一鹗飞,孰与鸷累百。
汲江劳瓮盎,祷雨费圭璧。
端为鱼鳖忧,无乃云雷斁。
安得千里波,篙师发棹歌。
愿借壮士手,为乃挽天河。
漕渠如坦途,泛此往来宅。
疏川谁之功,乘木本诸益。
常疑侔沧溟,巨钓可龙伯。
那知旱暵甚,有此困涸阨。
岂无车班班,莫胜仓箱积。
譬犹一鹗飞,孰与鸷累百。
汲江劳瓮盎,祷雨费圭璧。
端为鱼鳖忧,无乃云雷斁。
安得千里波,篙师发棹歌。
愿借壮士手,为乃挽天河。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次韵王尧明四旱诗·河运》。诗中描绘了对干旱灾害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解决干旱问题的渴望。
首句“漕渠如坦途,泛此往来宅”以平缓的语气开始,将漕渠比作平坦的大道,船只在此自由来往,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景象。然而,接下来的“疏川谁之功,乘木本诸益”两句,笔锋一转,提出了对疏通河流功绩的疑问,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常疑侔沧溟,巨钓可龙伯”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对大海和巨钓的想象,以此比喻对解决干旱问题的无限可能。紧接着,“那知旱暵甚,有此困涸阨”则直接点明了当前面临的严重干旱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干旱灾害的深切忧虑。
“岂无车班班,莫胜仓箱积”通过对比,强调了尽管有运输工具和粮食储备,但在干旱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接下来的“譬犹一鹗飞,孰与鸷累百”以鸟喻人,形象地表达了在面对困难时个体的力量与集体的力量之间的差距。
“汲江劳瓮盎,祷雨费圭璧”描述了人们为了求雨而进行的各种努力,包括从江中取水和举行祭祀仪式。然而,“端为鱼鳖忧,无乃云雷斁”则表达了对干旱导致鱼类生存困境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无力感。
最后,“安得千里波,篙师发棹歌。愿借壮士手,为乃挽天河”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带来大量降水的强烈愿望,希望借助勇敢有力的手,甚至借用天河的水来解救干旱地区。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深刻反思,也有对解决干旱问题的迫切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